4月20日,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廳舉行《關于推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新聞發布會。
會上,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周建文介紹《實施意見》有關情況,省文化和旅游廳資源開發處、科技教育處,江西省旅游集團、南昌市滕王閣管理處相關負責同志出席發布會,并答記者問。
2021年11月,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廳成立了專門起草小組,在綜合評估2019年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江西省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基礎上,開展調查研究,借鑒兄弟省份經驗,形成《實施意見》初稿。經多次召開專家座談會,廣泛征求相關和各設區市意見,反復修改、數易其稿,形成送審稿。3月1日,江西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送審稿,3月9日,江西省政府辦公廳正式印發《實施意見》。
近幾年來,在江西省委、省政府的高位推動下,全省旅游產業持續快速發展,取得了較好成效,成為穩增長、調結構、擴內需的重要動力。
但與形勢發展和發達旅游省份相比,旅游產業在體制機制、資金投入、項目建設等方面還存在不少差距和短板。要克服疫情影響,破除發展障礙,真正建成旅游強省,必須在未來幾年強力推進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充分釋放旅游業發展活力,從更高層次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按照省政府要求,由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廳牽頭起草《實施意見》。
《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全省旅游接待總人次達到10億人次,旅游總收入達到1.2萬億元,旅游及相關產業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不斷提高,人民群眾旅游幸福感和獲得感不斷增強。
突出創新發展紅色旅游、持續發展生態旅游、提升發展鄉村旅游、深度發展文化旅游、全力發展康養旅游、多元發展度假旅游、大力發展城市旅游、培育發展新業態旅游、打造旅游精品線路等九大旅游產品體系,厚植優勢,補齊短板。
從塑造鮮明的旅游品牌、創新節慶營銷、加強媒體宣傳三方面,提出開展“江西風景獨好”品牌提升行動、打造國內外一流節慶品牌、創新宣傳營銷等,全面提升江西旅游形象。
包括“完善智慧旅游平臺、推動智慧景區建設、推動旅游科技融合”等三方面,重點推進“一部手機游江西”項目迭代升級、景區在線預約預訂、旅游科技。
從提升景區基礎設施、提高旅游服務水平、打造“誠信旅游省”、建設旅游名縣入手,多措并舉提高全省旅游軟硬件設施建設水平,顯著提升江西旅游吸引力、影響力和競爭力。
實施培育特色餐飲住宿品牌、提升旅游商品創意水平、構建“快進慢游”交通網絡、打造多元文化娛樂業態等行動,加快培育新型文化旅游業態。
通過培育龍頭文旅企業、立足產業招大引強、打造標桿產品項目等舉措,培育富有文化底蘊的世界級旅游景區。
從加強組織領導、加大政策支持、用好人才智庫、強化監督考核等四方面細化保障措施。
目前國內出臺旅游高質量發展文件的省份不多,作為我省“十四五”期間旅游業發展的行動指南,《實施意見》目標明確,任務詳實,保障有力,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特色。
緊扣江西省第十五次黨代會關于“旅游強省建設”目標,緊密結合國家相關旅游規劃和我省旅游發展實際,清晰定位“把江西打造為全國紅色旅游首選地、最美生態旅游目的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驗地、旅游休閑康養勝地、世界著名陶瓷文化旅游目的地”。
《實施意見》是繼《江西省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之后的又一綱領性文件。其中紅色旅游發展、旅游品牌形象傳播、旅游配套設施完善等內容是接續推進的,同時根據新時代的新要求和江西實際,提出康養旅游、城市旅游等未來重點推進業態。
聚焦“作示范,勇爭先”出硬招,在全國率先提出打造“誠信旅游省”,推動先行賠付機制走深走實,全力培育一流的旅游營商環境,全面打響旅游市場“江西口碑”;首次開展“風景獨好”旅游名縣建設,對旅游名縣給予適當獎補,在建設用地和產業項目扶持等方面予以支持,整體提升江西旅游業綜合實力。
《實施意見》出臺實施,將極大助推江西旅游強省建設,也必將為“六個江西”建設貢獻重要力量。市場信息報記者 朱淳兵 通訊員 肖為民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