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劉偉博,是九江市第三人民醫院手術室的一名男護士。世人有很多不解之惑,男護士便是其中之一。實習時,輪科時,定崗時,耳邊時常能聽到患者或是家屬問我:一個男孩子為什么做護士?
是啊,我為了什么呢?我開始反思當初為什么報考護理專業。因為擔憂父母的身體健康,男護士就業也許更有優勢,通過自己努力賺錢養家。
可是這個初心在工作之后被動搖了,在面對工作上的壓力,面對質疑的時候,我時常想過放棄。我一度想逃避,想避開質疑,避開異樣眼光,但是我不甘心,我選擇了護理專業,我學習了三年,我工作勤勤懇懇,表現優異,我不認為我沒有未來。
直到我作為援滬醫療隊員,隨隊出征上海,助力上海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這份經歷改變了我的價值觀,改變了我對自己所從事行業的認可。
4月3日,坐在援滬高鐵的專列上,我內心忐忑不安。回想前一天晚上,我跟父母說了,我想報名。作為一個男生,我一直有一顆從軍報國的心,當疫情爆發時,我認為我終于有機會、有能力報效祖國,救死扶傷。我明白,這次充滿未知的遠征,父母內心更多的是牽掛與擔心,他們理解了我的想法,雖然我是他們的掌中寶,心頭肉。
在單位工作時,我看到了太多悲歡離合,太多人間疾苦,這不斷迫使我考慮未來,考慮人生,考慮生活的意義。我希望自己能夠讓家人為我驕傲自豪,我希望我的努力工作可以幫助更多的人笑對生活,我希望自己可以幫助身邊的每一位患者都遠離病痛,我希望我可以像南丁格爾一樣去發光,去照亮,去收獲美好,驅離苦痛,讓我的一生平凡而有價值。
今年的春天對我來說是難忘的,我跟隨援滬醫療隊先后進駐上海市新國際博覽中心方艙醫院和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開展新冠患者的救治工作。在隊友們的共同努力下,看著一批批患者經過我們的治療,順利安返回家,看著他們臉上洋溢的笑容,感覺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萬物有光,向陽而生;逆風而行,無畏悲傷;勇毅篤定,戰無不勝,我們知道,奧密克戎之戰勝利的那一天不遠了。
來源:九江市第三人民醫院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