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培養千名文化領軍人才
統計數據顯示,截止到2015年底,全省人才總量為557.66萬人,人才密度12.21%;本省“兩院”院士4人、教育部“長江學者”6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0人,國家“千人計劃”專家15人,“萬人計劃”專家13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42人。
《綱要》指出,我省人才總量不足,結構不優,缺乏高層次人才、特別是支撐產業發展和重大原始創新的領軍人才。為此,我省將大力引進、培養和開發急需緊缺人才,同時打造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特色人才隊伍。
具體來說,在培養特色人才方面,我省將重點加大對銅、鎢和稀土等有色產業人才、陶瓷產業人才、中醫藥及健康產業人才、文化產業領軍人才、現代農業人才等五類人才的培養。據悉,我省將采取與知名高校、文化產業研究機構、知名文化企業等方式,在全省建立3-5個文化產業人才培養基地,力爭用5年時間(2016年—2020年)培養1000名文化產業領軍人才、拔尖人才。
培養新型職業農民20萬人
記者了解到,我省將統籌推進黨政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綱要》提出,要打造一支規模宏大、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到2020年,專業技術人才總量達到284萬人左右;要引導有志投身現代農業建設的農村青年、返鄉農民工、農技推廣人員、農村大中專畢業生和退役軍人等加入新型職業農民隊伍,到2020年,全省培養新型職業農民20萬人,開展新型職業農民素質提升培訓10000人。
此外,未來幾年,我省還將積極對接國家重大人才工程,深入實施“贛鄱英才555工程”,啟動院士后備人選支持計劃、青年拔尖人才培養計劃、優秀創新人才團隊支持計劃等,到2020年選拔、支持優秀創新人才團隊30個左右。
根據《綱要》,在推進各類重點人才工程的過程中,我省將實施創新驅動“5511”工程,即圍繞我省優勢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新建50個國家級創新平臺和載體,新增50個國家級創新人才和團隊,實施100項重大科技專項,新增1000家高新技術企業。同時,大力實施急需緊缺優秀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引進計劃,每年面向海內外引進600名博士(副高)以上優秀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來我省創新創業發展。(記者萬仁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