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清氣朗,撫河淙淙——極目遠眺,盡覽舒適的“水利藍”。
林木蔥郁,夢湖泛波——縱目環顧,皆是怡人的“護眼綠”。
在撫州老城區西北面,撫河、宜黃河、鳳崗河三條河流交匯處的河灘上,“長”出了綠草茵茵的“城市之肺”——三江濕地公園。它歷時三載,顏值脫俗,氣質清新。它背倚夢湖,擁抱撫水,占斷美景。
綜合治理,筑牢水美屏障
撫河、宜黃河、鳳崗河三河匯流處風景怡人
撫州多水,有水的地方就有綠;撫州多綠,有綠的地方皆成景。三江濕地公園之美,是該市水生態環境修復帶來可喜變化的一個范例。為筑牢生態安全屏障,該市以水為魂,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體理念,統籌推進生態環境全系統治理和全要素保護。
2017年11月,撫河流域(撫州段)被納入國家第一批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與可持續發展試點,該市以生態文明項目建設為抓手,積極推進全域治理、全域保護,穩步推進總投資111.59億元的撫河流域生態保護及綜合治理工程,截至2021年底,已實施項目74個,累計完成投資84.46億元。
河暢、水清、岸綠、景美……通過生態保護、山水治理,撫州“氣質”和“顏值”不斷提升,全市13個國考斷面和28個省考斷面水質優良率均達100%。汝水生態水廠、撫北水廠和鐘嶺水廠等3個國考水源地水質均達到了Ⅱ類水質標準,20個省考水源地水質均達到或優于Ⅲ類水質標準,水質達標率均為100%。全市無劣Ⅴ類水質斷面,市建成區無黑臭水體。全市累計建成省級水生態文明村80個。
水系連通,建設幸福河湖
宜黃縣曹水生態清潔小流域
盛夏時節,青山作伴;路隨河轉,稻浪金黃。行走在招攜鎮港田村口的河堤上,恩江干流、花園水、王泥汗水交匯于此,蕩漾向前。岸邊的花草迎風搖曳,與岸內農田金黃的麥浪交相輝映,這樣的美景不僅讓人心曠神怡,更讓人沒有后顧之憂。
誰曾想到,就是這個風景宜人的村莊,曾因河道淤積嚴重,洪水一年多次上岸,沿河村莊和農田多年來遭受洪水侵擾。隨著樂安縣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綜合整治試點縣項目開工建設,通過河道清淤、疏浚擴卡等治理措施,河流通暢、邊坡穩定、洪水不再上岸,防洪等級由1年一遇提高到10年一遇,沿河村民的生命財產得到了有力保障。土生土長的港田村70多歲的詹大爺站在河邊望著眼前這條往年洪水頻發的恩江,不禁發出陣陣感慨。“真是太好了!今年雨季河水一次都沒有上岸。”
樂安烏江水系連通治理后風光旖旎
“水生綠,綠成景。我縣水系連通項目另一大特色就是‘串聯景區’。充分挖掘各鄉鎮旅游稟賦,建設恩江(牛田)古韻情懷區、恩江(招攜)山水體驗區、南村水鄉野田園區、望仙水鄉愁風光區4個主題分區,同時建立融合體發展機制,全力盤活水利旅游資源。”樂安縣水利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隨著樂安開啟水系連通之路,建設幸福河湖已在撫州蔚然成風。宜黃縣宜水河更是從江西眾多河湖中脫穎而出,成為江西省唯一入選國家首批“幸福河湖”的建設試點,已獲得中央一次性下達的補助資金近1.1億元。該項目主要建設任務為河道綜合整治、河湖空間帶修復、生態廊道建設、智慧河湖建設、水文化挖掘與保護及河湖生態產品價值提升等6項內容,目前已全面開工,正全力打造全國幸福河湖建設示范工程。
不負河湖,終得幸福。撫河之畔的水美之城,靚麗畫卷徐徐展開……鄧 偉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