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99热这里只有精,在线网站av,一本大道在线一本久道视频,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污网站视频

報社公告: 江西德興招商引資實現首季開門紅【投票】2017.3.15.江西消費者滿意度調查候選醫院【投票】2017.3.15.江西讀者滿意度調查候選學校2017.3.15.江西讀者滿意度調查候選學校公示2017.3.15.江西讀者滿意度調查候選醫院公示市場信息報社工作證件申領登記表
當前位置首頁精英人物
八旬老人為三千英烈守墓半世紀
來源:中國江西網 作者:曹誠平 時間:2017-04-05 
    山,莽莽蒼蒼的山巒,林深木茂,起伏連綿。山的名字叫磨山,位于瑞昌市高豐鎮境內。如今的磨山,安寧靜謐,鳥語花香,但79年前,這里曾發生過極其慘烈的一場戰斗——武漢會戰的重要外圍戰磨山阻擊戰在這里打響,3000多名抗日軍人埋身此地。79年過去了,沒有人知道他們姓甚名誰,甚至他們連墳塋都沒有留下一座,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中國軍人。他們的后人,并不知道他們埋身此地;或許,他們很多人根本就沒有后人,但有一個老人,半個多世紀以來,一直守護著這些抗日英烈的錚錚忠骨。他的名字叫張緒龍,今年78歲高齡。

張緒龍老人清明上山祭奠英烈

    三千忠骨埋磨山

    沿著狹窄的山路,踩著濕滑的落葉,撥開茂密的枝丫,艱難地向山上走去。一路上,不時可以看到一個個淺淺的土坑,這是79年前的戰壕遺跡。

    1938年6月,日軍使用化學武器,攻破馬當要塞,進入江西,直取武漢。中國方面采取守武漢而不戰于武漢的戰略,決定在武漢外圍打一場阻擊戰。瑞昌作為贛北通往武漢的水陸交通要道,確定為武漢會戰的防御地帶之一,在此布下重兵。

    1938年8月24日,瑞昌縣城淪陷,中國軍隊在磨山與日軍展開激戰。防守磨山的指揮官是名將關麟征。關麟征雖患瘧疾,但仍躺在擔架上被抬到前線指揮作戰,極大地鼓舞了士氣,日軍傷亡慘重。戰斗持續25晝夜,中國軍旗始終飄揚在山頭。后來,日軍收買了一個漢奸,深夜從一條小溝摸到山上,雙方展開激烈的肉搏戰,最終中國軍隊寡不敵眾,一個團全部壯烈殉國,磨山失守。

    磨山一役,日軍一個大隊被全殲,是其在向武漢進犯途中遭遇的最重大挫折之一,有力地配合了被葉挺將軍稱之為“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漢之保障,并與平型關、臺兒莊鼎足而三,盛名當垂不朽”的萬家嶺大捷戰役。而中國軍隊,也付出了極其巨大的犧牲,3000多名軍人為國捐軀,長眠于此。戰后,由于軍情緊急,只草草對犧牲的軍人進行掩埋,以至于今日,他們絕大多數人的名字,都不為人所知。

    五十多年祭英魂

    拔除戰壕里的雜草,扶正破碎的墓碑,插上一束清明花,張緒龍細心地、虔誠地做著這一切。

    磨山阻擊戰后,隨著時間的流逝,這場慘烈的戰斗漸漸被人淡忘,但張緒龍的義父卻無法忘卻。義父親眼目睹過這場慘烈的戰斗,誓言要永遠緬懷這些為國捐軀的勇士。每年清明節,他都會到山上祭奠。1963年,24歲的張緒龍成為磨山護林員,于是,他就從義父手中接過守墓重任。從此,他一邊護林,一邊守護著英烈的忠魂。這一堅守,就是半個多世紀。

    由于風剝雨蝕,磨山上的戰壕、墓碑逐漸破損,有時候大雨過后,還會沖出一些英烈的遺骨,以及彈殼、鋼盔等物品。為更好地看護這些遺跡,上世紀九十年代初,張緒龍索性搬到了半山腰來住。除了平日時常上山走走,整理一下這些抗戰遺跡外,每年清明、七月半、中秋等重要節日,更是要上山祭奠。一束野山花,一壺老燒酒,默默慰英靈,就像祭奠自己的先人一樣。

    守墓自有后來人

    近年來,磨山阻擊戰的有關史料逐漸得到挖掘,越來越多的人以各種方式來紀念埋身磨山的三千英魂。清明期間,除了張緒龍老人外,還時不時有當地村民、學生以及抗戰史研究愛好者前來祭掃英烈。

    村民童前木說,上世紀六十年代,他的師父上山采藥時,經??吹降厣仙⒙渲斯?,師傅總是含淚將這些當年來不及掩埋的抗日壯士的遺骨埋好。村民胡木林說,他小時候就經常聽老人講,村子對面的山上埋葬了很多中國軍人。這些年來,每年清明他都要帶著孩子,來祭掃這些無名英烈。

    張緒龍老人欣慰地說,自己年紀大了,為英烈守墓可能堅持不了幾年了,但看到越來越多的人接過了這個接力棒,他就放心了。

  (記者曹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