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風徐徐,拂過贛南這塊充滿綠意的大地,綿延起伏的群山間,一臺臺風力發電機矗立在山脊上,蔚為壯觀。這些風機將風能源源不斷地轉化成綠色電能,并通過電網輸送到千家萬戶,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用電需求。
位于瑞金市沙洲壩鎮境內的紅都500千伏輸變電工程投產送電。
位于章貢區水西鎮境內的中石化贛州石油分公司和樂油庫。
贛州區位優勢獨特,風、光、山水等自然資源豐富,為發展風電、光伏和抽水蓄能項目等提供了良好條件。近年來,贛州市搶抓機遇,立足優勢,持續優化調整能源結構,能源供應保障能力不斷提升。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全市電力裝機總容量達779萬千瓦,較2011年增長378%。贛州電網最大供電能力達480萬千瓦,較2011年增長154%,形成“兩縱一橫一環網”的500千伏網架結構,實現220千伏變電站縣縣覆蓋、縣城區110千伏雙電源供電。特別是,建成投運樟樹—吉安—贛州成品油管道,年最大輸送能力300萬噸,建成天然氣長輸管道總里程約1069公里,形成西氣東輸二線、三線“雙氣源”供氣格局。
石城縣琴江鎮漢坑村協鑫光伏發電項目基地覆蓋面積3000畝,總投資3.8億元,裝機容量60兆瓦。
華能秦煤瑞金電廠二期兩臺百萬機組投運,成為江西最大的支撐性火電項目。
“綠能”涌動,“風光”無限。在全球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背景下,贛州全力推動能源低碳轉型,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光伏、風電以及新能源汽車等新能源產業得到蓬勃發展。據統計,目前全市累計建成新能源發電裝機400.69萬千瓦、年發電量72億千瓦時,均居全省首位,新能源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比重達28%。全市累計建成光伏扶貧電站1.72萬個、61.86萬千瓦,惠及13.58萬戶困難群眾。如今,贛州市已建成全省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覆蓋網,實現了村村通“動力電”,電網電壓合格率、城鄉供電可靠性、戶均配變容量分別達到99.70%、99.82%和3.24千伏安。
大余縣天然氣綜合利用項目黃龍門站。
贛州火車站站前廣場充電站,新能源汽車正在進行充電。
在信豐發電公司集控室內,運行操作人員精心監盤、細心操作,維護機組安全穩定運行。
寧都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是省重點建設項目全部建成后可年處理生活垃圾39.6萬噸
十年來,贛州積極推進能源領域保供應、調結構、提效率、促改革、惠民生等工作,能源發展轉型升級取得了顯著成效。放眼未來,贛州搶抓“雙碳”機遇,不斷提高能源供應能力,完善能源輸送網絡和儲存設施。尤其是,加快信豐電廠、贛南調峰基地建設,有序推進光伏發電、生物質發電、風電等新能源項目建設;推動實現縣縣通管道天然氣和多氣源供氣,推進城鎮燃氣企業應急調峰儲氣設施建設;加快建設華能秦煤瑞金電廠煤炭儲備基地,增強區域煤炭應急儲備能力等。
位于尋烏縣三標鄉的基隆嶂風電場是省重點工程。
建設“美麗江西”,贛州不遺余力。奮進新征程,贛州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著力推動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作示范、勇爭先”提供更加充沛的“綠色動能”。劉 青 歐艷芬 胡江濤 曾嶸峰 溫京燕 游 勇 周建云 曾青松 劉照志 劉志蔚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