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科研人員正在章貢區贛南創新與轉化醫學研究院研發實驗室進行藥物試驗
前不久,章貢區連續第五年獲評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先進縣(市、區)。至此,章貢區改革工作已獲中央和國家部委及省級通報表揚表彰73次。
近年來,該區全面系統謀劃,精準發力、集成推進重點領域改革,有效實現了改革與發展深度融合、高效聯動,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活力。
高站位謀劃,把穩方向盤
“我們終于也有了人工智能實驗教室,也可以開啟人工智能課程的學習啦!”章貢區沙河鎮龍村小學的孩子們開心地相擁相告。在同一片藍天下,山里娃也享有了一樣的優質教育資源。
這是該校在教育“雙減”現場調研督導時,孩子們發出的心聲。該區堅持既掛帥又出征,10余次深入改革一線調度推進項目異地招投標、教育“雙減”、贛南創新與轉化醫學研究院落地等工作。
該區建立了改革事項工作臺賬,實行項目化、清單式的銷號管理,建立調研督導、跟蹤督辦等項目推進機制,針對性約稿和部門聯動的宣傳推介機制。僅去年,現場調研就有20余次,下發工作提示函、交辦函32份,約稿16次,有效助力事項有序推進、經驗快速總結。
在面對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章貢區牢牢把準改革方向,把改革作為“一把手”工程強力推進,堅持系統化思維集成部署,匯聚合力推進各項改革事項落實落細。
該區已謀劃改革任務96項,做到規定動作不走樣、自選動作有創新。并按照“傳達精神+調度改革+審議文件”三大板塊,持續優化深改委會議制度,及時學習傳達上級改革會議精神,研究改革重大事項,去年全年召開區委深改會6次,專題聽取調度重點改革事項19項。
全方位發力,深挖動力源
為加速人才集聚,贛南創新與轉化醫學研究院一次性引進了30名教授全職落戶贛州。目前已經招聘227名本科以上工作人員,其中碩士68名,博士16名,三年內將形成1000人以上的創新科研團隊。
這是章貢區首創的“院校上編、政府用才、企業發薪”引才新模式,形成“階梯式”人才隊伍結構,實現了“引進一個團隊,集聚一批人才,孵化一批企業,催生一大產業”的飛躍。
面對土地要素緊缺、環境壓力增大等,章貢區始終把創新作為發展的第一動力,以改革破難題,以改革增活力,促進產業轉型,推動高質量發展。一方面,出臺《章貢區支持科技創新發展獎勵辦法(試行)》,大力推廣運用“揭榜掛帥”制度,成功舉辦“揭榜掛帥”項目簽約會等。另一方面,創新“鏈長+鏈主+聯盟”機制,構建形成“藥品+醫療器械”的生物制藥產業、“信創+網安”的數字經濟產業以及“寵物藥+寵物食品”的寵物經濟產業等。
同時,該區還持續推進行政審批改革。深化企業開辦便利化改革、率先打破異地招投標壁壘、不斷完善項目“吹哨報到”等,實現了1小時領證、免費郵寄和首套公章免費篆刻等服務。在全市率先建成了“24小時政務服務自助區”,試行中低風險項目“豁免審批”,有效提升審批效率。
一體化攻堅,提升獲得感
贛州市立醫院與廣東省人民醫院的完美“聯姻”,著實讓業內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這一改革經驗也成功入選中國改革典型案例。多年來,章貢區堅持改革以人民為中心,讓群眾得實惠,聚焦老百姓關心的難點問題,探索推進醫療衛生、城市建管、市域社會治理等領域改革,持續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該區創新“全托管+一體化”模式,將區屬三甲綜合醫院贛州市立醫院整體委托廣東省人民醫院管理,并整合區屬公立醫療衛生機構,組建全省首個城市醫療集團,實行一體化管理,讓贛南人民在“家門口”即享受到沿海發達地區的優質醫療資源。
針對無物業小區治理難題,該區打破小區邊界區域限制,探索“共建共享共治”老舊小區治理模式。通過實施街區式連片管理新模式,實現無物業老舊小區從“小而零散”到“集中連片”,從“社區托管”向“物業接管”轉變,有效破解無物業小區長效管護難題。
此外,該區還特別注重推動數字技術賦能城市更新,打造了紅杉里等智慧社區,智能安防小區建設和既有住宅加裝電梯等經驗做法在全省推廣。
在用足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中,章貢區的政務服務、醫療衛生、社會治理等重點領域改革走在省、市前列,連續五年獲評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先進縣(市、區)。邱福林 郭立強 文 胡江濤 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