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記者從江西省財政廳獲悉,今年來,省財政廳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一號改革工程”,堅持主動作為、狠抓落實,不斷完善政策舉措,靈活采用財政補貼、貸款貼息、資金獎補、融資擔保等方式,為市場主體減負松綁、紓困造血。
推進國家“退、減、免、延、緩”的稅費優惠政策落地見效,今年以來全省為企業新增減稅172.8億元,累計辦理增值稅留抵退稅405.4億元,其中4月1日以來累計退稅390.2億元。
及時出臺減免承租國有房屋租金政策,推動出租房屋的行政事業單位扛起主體責任。對老租戶實行“免申即享”模式;對新租戶簡化審批程序。截至9月底,全省行政事業單位為2.86萬個市場主體減免房屋租金4.73億元。
實施普惠性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截至9月底全省緩繳各項社保費共為企業減負29.51億元。擴大失業保險基金支出范圍,下達19.35億元統籌用于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就業創業。新增安排2億元對市縣落實省政府有關高校畢業生和農民工等就業創業系列政策予以補助。
利用多種渠道強化減稅降費涉及財政政策的宣傳解讀,助推政策直達、紅利直享。建立政策跟蹤情況報送制度,加大政策效應評估力度。在省市縣三級選定793家企業作為稅費優惠政策落實直接聯系點,常態化與企業開展聯系,跟進了解政策落實情況及困難問題,依法依規分類處置。
加快推進項目建設進度,統籌專項資金466億元,支持生態文明、農業水利、交通基礎設施等領域項目建設。發行新增地方政府債券2011億元,有力支持鄉村振興、交通、水利等領域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推動加快形成實物量,積極拉動有效投資。
統籌7600萬元支持舉辦以“大宗商品消費季”為統領的各類消費促進活動,帶動全省各級政府投入5億元對大宗商品消費給予補貼,撬動企業商家讓利15億元,消費者享受優惠金額達20億元,有效刺激消費復蘇。安排支持地市促消費資金1.3億元,用于支持商貿消費提質擴容、汽車展覽展銷以及發展會展經濟等。
推動融資擔保機構擴大小微企業融資規模、降低費率,減輕企業融資成本。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的擔保費率不超過1%,政府性融資擔保體系內機構的再擔保業務實行分段收費。穩步擴大“財園信貸通”放款規模,今年通過“財園信貸通”“財農信貸通”融資擔保等財政金融工具新增撬動社會資本2324.6億元,有力支持市場主體紓困發展。
不斷完善創業擔保貸款貼息政策,加大個人創業擔保貸款貼息支持力度,截至9月底,全省共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85.03億元,同比增長31.25%,完成年計劃任務的123.35%。其中,扶持小微企業69.55億元,占當期發放貸款總量的37.59%,同比增長53.77%。
用好政府采購重要抓手,落實預留采購份額、價格評審優惠、優先采購等措施,加大對中小企業扶持力度。今年以來,中小微企業獲得政府采購訂單占全省政府采購總規模超90%。率先在全國構建了政府采購電子賣場全省一張網,截至10月31日,累計交易額突破35億元,入駐供應商超3.6萬家,上架商品超531萬件。
在全國率先全面使用財政電子票據,邁入財政票據“無紙化”時代。大力清理規范省級行政事業性收費和基金項目,主動接受社會監督。目前,全省執行的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57項。加強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與“惠企通”平臺對接,推動惠企資金快速撥付。完善科研項目資金管理改革,深化科研項目經費“包干制”試點,為科研人員減負松綁。江財源 市場信息報記者 朱淳兵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