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在中國武漢和瑞士日內瓦同步開幕。作為大會焦點之一,北京時間11月11日凌晨,在日內瓦分會場,《濕地公約》秘書處為這批來自13個國家的25個新晉“國際濕地城市”頒發認證證書,其中包括安徽合肥、山東濟寧、重慶梁平、江西南昌、遼寧盤錦、湖北武漢和江蘇鹽城7個中國城市。南昌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江新洪代表南昌市領取了證書。
南昌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江新洪代表南昌市領取了證書
領取證書
證書的正面照片
中國此次被認證的7個城市中,江西省南昌市獲得“國際濕地城市”稱號,主要因為濕地資源豐富,每年為全球98%的白鶴和75%以上的東方白鸛提供了越冬棲息地,是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路線的重要節點,為數十萬只水鳥提供了重要棲息地。其次是因為南昌出色的濕地保護和管理,該市編制了《濕地保護專項規劃》,出臺了相關法律法規,設立了專職管理機構,有效落實了各項保護管理措施。
濕地公園
魚尾洲濕地公園
濕地公園
南昌市地處贛江、撫河下游,與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相擁,濕地資源稟賦優越。多年來,南昌市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堅持濕地與候鳥保護不分開,全力推進濕地保護體系建設,并依托象湖、艾溪湖、九龍湖、魚尾洲、漁洲灣、紅谷灘等城市內的湖泊河流,建立了多個集市民休閑游憩與生態保護于一體的城市水體、濕地公園。贛江穿城而過,十余條河流縱橫境內,數百個大小不同的湖泊繁星棋布,“一江十河串百湖”勾勒出南昌城市的生態輪廓。
象湖濕地公園
艾溪湖濕地公園
紅谷灘濕地公園
截止目前,南昌市建有2處國際重要濕地,8處國家濕地公園,4處省級重要濕地,5處省級濕地公園,天然水域及濕地面積約為12.6萬公頃,天然水域及濕地率達17.5%。中心城區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3%,被評為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一流的山、一流的水、一流的空氣,滋養著南昌人民!一流的生態環境,也讓南昌獲得了珍稀物種們的青睞!空氣質量優良率連續多年位居全國省會城市前列。
濕地公園里的候鳥
濕地公園里的候鳥
濕地公園里的候鳥
據悉,“國際濕地城市”認證,是城市在濕地生態保護領域的最高榮譽,代表著一座城市濕地生態保護的最高成就。江南林 市場信息報記者 朱淳兵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