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一:涉工程地塊的江鈴老生產車間未完成搬遷
原因二:工程需穿過京九鐵路,上跨或下行方案未定
原因三:涉及南蓮路周邊房屋拆遷
“斷頭路”多年不通 居民繞行路擁堵
熊女士家住青云譜區廣州路旁的青云小區,工作地在紅谷灘新區紅角洲片區,每天開車上下班,花在路上的時間就得30多分鐘,如果遇上堵車則要1個多小時。
“我們昌南片區特別堵車,從南蓮路、三店西路、昌南大道繞行都很堵,如果打通了廣州路的斷頭路,直通象湖隧道,然后上朝陽大橋到九洲大街,上下班可以繞開堵點,肯定能節省一半的時間。”熊女士告訴記者,對許多城南片區市民來說,象湖隧道與廣州路的連通工程顯得十分重要。因為,不管是從三店西路,還是昌南大道繞到象湖隧道,經常會遇到堵車。如果廣州路能直接連通象湖隧道,就能避開這些擁堵路段。
“我們城南片區在進行BRT項目的建設,廣州路、南蓮路等多條路都很堵。”家住廣州路附近博泰魏瑪峰尚小區的居民陳先生告訴記者,他們十分期盼盡快打通廣州路的斷頭路,接上象湖隧道,直通紅谷灘。
熊女士說,她們曾多次到向南昌市相關部門和青云譜區政府反映,希望盡早打通廣州路“斷頭路”,貫通象湖隧道,通過九洲大街、朝陽大橋,加強與紅谷灘新區的聯系。
快速路規劃6年未動工有三大原因
根據2012年公布的《南昌市干線路網規劃》,提出新建昌灣大道-前湖大道-九洲大街-象湖隧道-廣州路快速路。由于目前象湖隧道到廣州路這一段“卡殼”,這一快速路也沒有得到實現。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象湖隧道與廣州路連通工程遲遲不能動工?6日,記者來到南昌青云譜區政府采訪。有關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情況主要是三大原因所致。
“廣州路與象湖隧道還未連通,造成廣州路成為一條斷頭路。該斷頭路全長約1.1公里、寬40米。” 青云譜區政府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為推進這一工程,該區曾在2015年12月組織了各職能部門和相關單位開展道路交通環境調研,結果發現,由于江鈴小藍廠房建設尚未完工,涉及工程地塊的江鈴老生產車間暫時不能搬遷,該項目需待江鈴老生產車間搬遷后才能實施。
第二大原因是象湖隧道與廣州路連通工程有1000多米,需要穿越京九鐵路,至于具體上跨或下行通過京九鐵路,工程方案尚未確定。
第三大原因就是根據《南昌市干線路網規劃》方案,象湖隧道確實要向東延伸,并對接廣州路的。但因為涉及廣州路至南蓮路(迎賓大道)立交方案及房屋征收范圍等,需待具體方案確定后再一并考慮。
江鈴所涉地塊計劃今年底完成搬遷
記者從青云譜區政府了解到,目前位于廣州路路口的南蓮路周邊拆遷工作已進展到入戶摸底階段,而且這一階段的工作已經結束,部分拆遷工作即將進入實質性的操作階段。
另外,根據去年11月份南昌市人民政府下發的有關江鈴五十鈴汽車有限公司搬遷方案,江鈴集團也正逐步搬出位于青云譜的老工業區,進駐小藍經開區。搬遷完成時間預計為2017年底。
“我們也盼望這條斷頭路快點打通,江鈴這邊我們經過溝通,計劃今年年底要完成搬遷,穿越京九鐵路線方案南昌市政府有關部門也在與鐵路部門協調。”青云譜區政府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象湖隧道與廣州路連通工程已列入南昌市十三五重點工程,他們會盡力推進象湖隧道與廣州路連通工程,從規劃圖紙走向現實。
(記者洪懷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