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手機APP,管護人員進入責任田巡查時,巡查信息同步上傳并生成巡查軌跡,各上級田長在系統后臺即可掌握管護人員工作狀態和農田、設備管護狀態,高標準農田建設中“監管難”、建完后“管護難”問題得以迎刃而解。近日,參加2022年江西省數字農業產業發展大會的嘉賓,在看過“撫州市5G+慧管田高標準農田建設與管護大數據綜合平臺”的演示后,紛紛豎起了大拇指。
江西數字農業農村論壇
數字賦能,創引未來。當數字經濟和傳統農業相融合,即發生神奇的“化學反應”。今年以來,江西省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新機遇,按照“互聯網+”現代農業的發展理念,大力推進數字技術在農業農村應用,取得明顯成效——
在全國率先啟動智慧農業PPP項目建設,構建智慧農業“123+N”體系和省級農業農村數字平臺,促進了產權交易、動物檢疫、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等基礎系統數據加速成形,為農業生產智能化、管理高效化、服務便捷化提供了有力支撐;
生態贛鄱數智賦農
開展“5G+農業”應用行業大賽,建成300個省級農業物聯網示范基地,創新搭建“萬村碼上通”5G+長效管護平臺和鄱陽湖禁捕退捕數字平臺,加速了數字化技術在農業農村領域的融合應用,縣域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總體水平位列全國第六;
實施信息進村入戶工程、“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推進農產品供應鏈、網絡銷售、支撐保障體系建設。前三季度,我省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57.53億元,同比增長32.4%,高于全國17.2個百分點。認證了250個“贛鄱正品”品牌,實現品牌“一網運營”和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大棚育秧
下一步,全省農業農村系統將按照省委、省政府深入推進雙“一號工程”的部署要求,堅持以數字化改革為引領,著力推動農業數字化轉型升級、農業數字化平臺打造、農業數字化服務提升、農業數字化質量管控、農業數字化人才培養,加快把江西打造成中部地區乃至全國數字農業產業發展先行區、場景創新應用先導區、產業數字化轉型示范區,努力建成全國數字農業產業發展新高地。江亦農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