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正月初一,參加章貢區民俗“踩街”鬧新春活動的藝人在長征廣場表演
1月24日,龍南市關西圍景區,舞龍、客家織帶等非遺項目吸引游客駐足觀看
1月27日,贛州經開區舉辦打鐵花與舞龍相結合的“火龍金花”表演,吸引眾多市民前來賞民俗、看非遺、品美食
“歷添新歲月,春滿舊山河?!贝汗澥侵腥A民族的盛大節日,蘊含著豐富的民族文化內涵,歷代詩人寫過無數詩句,吟詠這個重要的節日。中國人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民間把“過春節”叫“過大年”,“年”一般有三層含義,一是表示計時單位,二是表示谷物收成的狀況,三是指一種怪獸。從來年是有情日,現代人越來越注重對“年”的情感注入,春節成為游子歸鄉、親人團聚的情感紐帶,一系列依次展開的節日儀式,串聯起人們對年的記憶、想象和共鳴。2023年春節,是疫情放開后的首個春節,春節期間的贛南大地,街市熱鬧、年味濃郁,各種年俗活動接連上演,在新舊輪回的節點上,既總結過去一年的幸福與美好,也表達對來年生活的向往與期望。
2月5日,寧都縣田頭鎮田頭村舉行“妝古史”踩街巡游活動,吸引眾多村民和全國各地的攝影愛好者來觀賞
春節期間,贛縣區白鷺鄉在白鷺古村舉行打黃元、搶打轎等民俗活動
贛縣區客家文化城,以生肖兔為元素的糖畫受到孩子們的青睞
南康區朱坊鄉荷樹村荷樹坑舉行隆重的扛酒活動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壁M州是客家人的最大聚居地,一年中民俗活動最集中、最精彩的節日當屬春節,客家人的春節通常是從臘月二十四小年開始到正月十五元宵結束,這期間,無論在城市還是鄉村,都能看到獨具特色的客家年俗活動,舞獅、龍燈、添丁炮……經過數千年沉淀的客家年俗兼容了中原遺風和土著習俗,通過喜慶祥和的方式將客家文化鮮活地呈現出來,為我們訴說客家人一路走來的歲月。
寧都縣石上曾坊正月十五橋梆燈民俗活動
信豐縣非遺民俗子孫龍
劉 凱 李林烜 邱新生 鄧春發 李 穗 侯禮鈞 嚴振寧 吳玉荊 劉元元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