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江西省安遠縣車頭鎮官溪竹海長廊,郁郁蔥蔥的竹林匯成一片綠色的海洋。
安遠縣地處南嶺山脈的延續地帶,屬中低山與丘陵區,森林覆蓋率84.3%,竹林面積達11.2萬畝,立竹蓄積量1239萬根。安遠歷來有種竹、用竹的傳統。在安遠的崇山峻嶺上、道路溪河邊、集鎮村落旁,筍材竹、雷竹、方竹等竹子種類繁多。安遠市民日常用竹制牙刷刷牙,品嘗裝在竹制餐盤里的美食,用竹編的精美小包。
竹海
長期以來,安遠毛竹生產經營缺乏統一規劃和組織,經營管理粗放,道路基礎設施差,直接推高了運輸生產成本,再加上竹制品加工企業綜合實力弱,市場占有率低,竹產業難以形成規模效益。
近年來,安遠縣下“竹”功夫,創新竹產業循環經濟模式、建設竹產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推行“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發展模式……點“竹”成金,全縣現有竹加工龍頭企業11家,竹林經濟年產值2.49億元。
隨處可見的竹籬笆
為實現竹產業高質量發展,安遠縣成立以書記、縣長為組長的竹產業發展領導小組,推行“林長+檢察長”機制,推動形成檢察監督與行政履職同向發力的林業生態保護新格局。探索推行“綠色竹林基地—綠色竹產品加工循環鏈—綠色竹文化和生態旅游”循環型經濟模式,打造完善的竹產業鏈。
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安遠縣創新推行“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發展模式,“專家+項目”科技支撐,“品牌+市場”銷售渠道,林技員+脫貧村“一對一”結對幫扶等利益聯結機制。目前,安遠組建和規范各類竹業專業合作社30多個。
游客體驗竹加工
“為形成竹原纖維產業集群,實現竹產業延鏈補鏈強鏈,安遠縣加強各類項目資金整合,加大縣財政投入,加強竹林培育和竹區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完善竹資源培育及產業發展激勵機制,提高竹類資源培育標準。全縣撥付獎補資金450萬元,進行產業扶持和技術改良升級,建成版石、城北兩個竹產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區,變散兵游勇式的單打獨斗為集團作戰,形成引領‘以竹代塑’的綠色變革生力軍。”安遠縣林業局負責人說。
安遠縣巧借竹下野生環境,讓竹下生金。在塘村、鶴子、欣山、雙芫等鄉鎮推廣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竹菌、竹藥、竹菜,建立一批可復制能推廣的筍用、筍竹兩用林、竹主題森林康養等高顏值竹林示范基地。建成龍布林場林下菌、牛犬山林場林下中藥材等種植基地2萬畝,實現“萬畝林億元錢”發展目標,帶動當地群眾增收。同時,安遠還積極開展竹文旅結合,發展生態康養旅游,帶動竹農經營第三產業,通過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進贛南革命老區生態資源向產業價值轉化。目前,安遠縣竹農人均年收入超過3000元,解決脫貧戶就業8460人,帶動5萬人實現增收致富。
村民正在砍伐山竹
隨著產業環境不斷優化,安遠竹加工企業快速成長。2019年,該縣企業家劉長金投資創辦了贛州長鑫農林產品開發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日用竹制品生產與銷售,2021年產值約3000萬元,解決就業崗位400余個。2022年該公司新上竹粉(動物飼料)生產線,年產值達到1億元,推動了全縣竹產業由粗加工為主向高端產品轉型升級。
巢好鳳自來。2022年,江西華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竹加工龍頭企業落戶安遠。華竹新材料公司綜合實力位列全省第一梯隊,年生產竹原纖維30萬噸,生產的長纖維、中纖維、短纖維、絨毛纖維等4種竹原纖維產品,廣泛應用于食品醫藥、服裝、3D打印等領域,產品暢銷國內外市場。
隨處見竹
目前,全縣建成1000畝以上毛竹林示范基地20個,有毛竹林示范鄉鎮5個,車頭官溪竹海長廊、鎮崗原始竹屋等多處竹林風景線,與沿線竹林小鎮、竹林人家,形成點線面相融的高顏值竹林風景環線。安遠縣先后榮獲“全國生態文明先進縣”“全省首批生態文明先行示范縣”,獲評“國家森林鄉村”5個,“江西省森林鄉村”9個。
如今的安遠,繪就了竹景美、竹業旺、竹農富的美麗畫卷。安遠將力爭到2025年實現竹產業綜合產值突破40億元,出口額達到1.17億美元,推動林竹資源大縣向林竹經濟強縣跨越。未來的安遠將動力十“竹”。鐘 華 劉錦明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