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長沙1名10歲女孩騎共享單車時“剎車有些失靈”,發生事故后住進了重癥病房;3月26日,上海1名11歲男孩騎共享單車與大客車相撞,不幸身亡;4月2日,深圳1名10歲左右兒童騎共享單車與轎車相撞,頭部受傷嚴重……
連日來,記者在南昌多所小學門前發現,不少小學生不用多久就能徒手解鎖,騎走共享單車,且他們大部分是騎行ofo的共享單車。 他們是如何解鎖的呢?
據悉,ofo單車機械鎖存有漏洞。ofo“小黃車”使用簡單的4位數字密碼機械鎖,每個車牌號對應的機械鎖密碼是固定的,只要記住對應車牌號碼的密碼就能開鎖。若前一名用戶騎行后未打亂密碼,或未鎖車,就可免費騎行。記者在多個小學門口就注意到,部分上鎖的ofo共享單車,因前一名使用者未打亂密碼,只要一按開鎖按鈕,就能開鎖。另外,即使用戶上鎖后打亂密碼,機械車鎖仍存在隱患。有報道稱,一名未滿12歲的孩子不到5分鐘就能打開機械鎖,并拍下視頻發到網上。視頻中,一名孩子說,一些機械鎖用久了會松動,可根據痕跡摸索出開鎖密碼。記者詢問了一些低年級學生,他們均稱是同學教的方法。
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的規定,騎自行車、三輪車須年滿12周歲;駕駛電動自行車和殘疾人機動輪椅車須年滿16周歲。
據悉,部分共享單車平臺采用藍牙+二維碼掃描的開鎖方式。但解鎖時,各平臺APP無法審核使用者與賬戶注冊者是否為同一人;還有一些兒童用親友身份證注冊賬號,擅騎共享單車的情況。此外,機械鎖不具備GPS模塊,這使企業對車輛的監控、管理、調度更困難,安全性更難保證。1月,ofo宣布推出智能鎖。但目前,南昌街頭的ofo的共享單車仍采用純機械鎖,未更換智能鎖。對此,ofo南昌地區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無法提供更多的信息更換智能鎖的問題,只有總部才了解具體情況,他們不清楚。 在采訪中,不少家長表示擔憂:“只要有一個孩子會開鎖,校內很多孩子就能‘學習’,小小年紀騎單車上路很危險。”
記者還注意到,為方便出行,不少家長會用自己的手機為孩子解鎖共享單車。對此,有律師向記者表示,作為兒童的監護人,家長要對孩子進行教育,同時不要為孩子開鎖,以避免發生危險。作為共享單車平臺,對平臺自有車輛負有直接管理責任,如果單純的機械鎖無法控制未滿12歲兒童騎行,就應更換先進的鎖,或通過其他技術手段加以預防。(記者蔡穎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