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5分鐘,將孫子送到暑期托管班,上午去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和老朋友們下棋,中午在幸福食堂吃飯,晚上到家門口的黃金廣場散散步、看露天電影。今年七月,家住瑞昌市黃金鄉金嶺村的村民曹文艷過上了這樣的愜意生活。
“一老一小”,一頭連著“夕陽”,一頭連著“朝陽”,都是關乎千家萬戶的民生大事。近年來,瑞昌市黃金鄉聚焦“一老一小”兩大重點群體,整合資源、創新做法、完善機制,做實做細做好關愛服務,用心用情用力托起“一老一小”穩穩的幸福。
一頓熱乎飯,暖心守護“夕陽紅”
幸福食堂
“以前一個人在家不愿意做飯,一天就吃兩頓,早餐和午餐一起吃,現在有了幸福食堂,每餐三菜一湯只要3元,味道也好,不用做飯和洗碗了,還能和大家說說笑笑,心情也特別好!”金嶺村村民陳大爺對幸福食堂贊不絕口。黃金鄉在全鄉六個行政村均建設啟用幸福食堂,依托“村委會+老年協會+志愿者”的服務模式,每天為村里60歲以上的老年人提供健康、優質、實惠的用餐服務。每天提前統計好就餐人數,采購新鮮食材,注意飲食營養均衡, 確保吃得飽、吃得好,同時也減少浪費。幸福食堂運行以來,每村每天平均就餐人數超30人。
目前,幸福食堂的日常運營由各村老年協會負責,每餐收取3元平價餐費,瑞昌市民政部門補貼3元,其余部分由村集體兜底,確保了食堂的長久良性運轉。對于特別困難的留守老人,由老年協會與其子女聯系提供包月用餐服務,還可將自家菜園種植的蔬菜提供給幸福食堂,按照市場價抵扣用餐費用。
為滿足老年人多元化的養老服務需求,幸福食堂在提供助餐服務的同時,積極拓展老年人日托照料、休閑娛樂、看病就醫等功能,組織開展送戲下鄉、太極拳、地擲球、門球等文體活動,切實豐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探索幸福食堂長效運行機制,發動鄉賢、愛心企業等力量,拓寬資金渠道,進一步拓展送餐上門、定期探訪等服務,強化‘黨建+農村互助養老服務’ 黨建品牌建設。”說起下一步打算,該鄉黨委書記祝志凱如是說。
愛心暑托班,用心呵護“朝陽美”
“同學們,平時不要在水庫邊玩耍打鬧,更不能下水庫游泳,如果發現有人溺水,千萬不要盲目下水施救!”在黃金鄉暑期托管班課堂里,志愿者老師為近30名孩子講解防溺水知識,通過互動問答、現場講解等方式,從防溺水“六不準”,如何辨別溺水、如何施救、如何自救等方面做了全面細致的講解,有效提升了孩子們的安全意識。
為解決留守兒童暑期“看護難”問題,該鄉連續兩年開辦暑期托管班。面向全鄉3-15歲兒童,邀請2名在村大學生志愿者,免費提供每天10個小時的作業輔導、愛心午餐、游戲娛樂等托管服務,切實減輕家長負擔,引導和幫助孩子度過一個健康、愉快的暑假。
近日,該鄉機關黨支部聯合金嶺村黨支部黨員志愿服務隊開展了“濃濃餃子香,暖暖關童心”主題黨日活動。在黨員志愿者和孩子們的共同努力下,一個個形態各異的餃子陸續下鍋,大家共同分享熱氣騰騰的餃子,孩子們也從活動中提高了動手能力,體會到了勞動的意義。“今天向老師學習了怎么包餃子,回家我也可以包給爸爸媽媽吃了……”孩子們說起在暑期托管班上的收獲,非常開心。
一件小事暖人心,百件小事聚民意。下一步,黃金鄉將繼續以“一老一小”需求為導向, 堅持黨建引領, 統籌各方資源,創新工作方式,讓“一老一小”的管理服務更有成效、更有溫度。胡 悅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