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靚女,我這桌再上1份韭菜餡水餃和2份香菇餡艾餃!”“小妹,我那3份香菜瘦肉餡水餃好了嗎?”……近日,崇義縣北麓灣崇義水餃旗艦店內人頭攢動,應著粵語、閩南語、客家話等不同方言的催促,工作人員將一盤盤熱氣騰騰的水餃端到食客面前。
崇義水餃因“皮薄晶亮、餡大多汁,薄鹽味鮮、筋道爽滑”深受消費者青睞,先后獲評全國特色食品、江西名小吃、省級非遺美食、客家名小吃等。目前,崇義水餃店共有1500余家,遍布于江西、廣東、福建、湖南、浙江、湖北等10多個省份,年產值超5億元。
政策加持 搭建發展大平臺
崇義水餃遍布全國
“沒想到新店一開張生意就很火爆,每天營業額保持在2000元以上。”崇義縣聶都鄉村民黎偉明說,今年3月,他帶著家人在湖南汝城開了一家崇義水餃店,由于物美價廉,很快就揚開名來,首次開店即獲成功。黎偉明認為,這得益于縣里有開店系統培訓,包括水餃制作、店鋪管理和服務標準等開店前都培訓到位,他還通過“產融通”獲得10萬元貸款,用于門店裝修和資金周轉。
多年來,崇義縣委、縣政府把崇義水餃當成富民興縣產業來抓,確立“小餃子大產業”戰略,政企民共同發力,不斷推進崇義水餃品牌打造和產業發展。
早在2014年,崇義水餃產業就被納入縣域經濟發展規劃;2015年,崇義水餃協會正式成立;2018年,《崇義水餃團體標準》頒布實施;2019年,《崇義縣推進水餃產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實施方案》《崇義縣“產業融合發展信貸通”工作方案》印發;2021年以來,《關于加快推進崇義水餃產業振興發展的實施方案》《崇義水餃產品質量提升行動實施方案》相繼出臺,崇義水餃產業發展被列入縣“十四五”規劃。
與此同時,該縣著力打通融資渠道,出資5000萬元成立“產融通”融資平臺,按1:8的比例撬動銀行信貸資金,融資總額達4億元,幫助崇義水餃打響品牌、建立產品生態鏈和用于店家資金周轉。
崇義縣三產融合辦主任李復金說,下一步,崇義縣將著力推進創業培訓、頭雁培育、政策扶持等工程,探索設立水餃產業發展基金、構建綠色產業信用擔保體系等,助力崇義水餃產業品牌做大做強。
建鏈延鏈 構建產業生態鏈
員工在包崇義水餃
近日,記者在崇義水餃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生產車間看到,一條智能化艾草水餃生產線正在作業,幾名工人將韭菜、香菇、芹菜、鮮肉等食材清洗干凈后,放入機器中切碎攪拌制成餡料。“艾草餃子皮由真空和面機自動揉成面團,經過7次仿手工滾壓傳送到餃子成型機完成自動包制,再經過零下40攝氏度瞬間鎖鮮后封裝成箱,配送至全國各地。”該公司負責人曾水勝告訴記者,目前,這條生產線每天能生產10噸以上的艾草水餃。
崇義水餃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是為崇義水餃產業向標準化、連鎖化、產業化、數字化轉型升級而引資創辦的龍頭企業。公司在組織保障、政策保障、金融保障的持續推動下,全面推進崇義水餃產業生態鏈建設,推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依托崇義水餃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等龍頭企業,該縣在北麓灣產業園成立崇義水餃中國總部,規劃建成崇義水餃文化館、產品展館、中央廚房、研發中心、融媒體營銷中心、培訓中心、運營保障中心、食品快檢室等功能板塊,在做精做優崇義水餃產品品質的同時,講好崇義水餃故事、做大崇義水餃產業、唱響崇義水餃品牌。
日前,崇義縣過埠鎮果木村富硒蔬菜大棚基地,一壟壟小蔥綠意盎然、香氣四溢,基地負責人劉玉海帶著10余名村民正忙著采摘、分揀、捆扎和裝箱,現場一派繁忙。據介紹,這些香蔥是專供制作崇義水餃的原材料,為確保新鮮,基地將香蔥直接快送至崇義水餃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鏈式發展,筑基蓄能。“我們先后出臺《崇義縣2020年蔬菜產業發展工作方案》《關于推動食用艾草種植的實施方案》及生豬、牛、羊養殖扶持政策,在幫助龍頭企業建設一批綠色有機無公害原料種養基地的同時,引導蔬菜、鮮肉種養大戶與龍頭企業建立‘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利益聯結機制。”崇義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吳顯偌介紹道,為搶抓預制菜產業發展“新風口”,崇義加強了冷鏈物流體系建設,與郵政、美團等快遞和外賣企業合作,共同探索打造崇義水餃“一站式”供應鏈服務平臺,構建“從農場到餐桌”的全產業鏈融合發展新體系。
營銷宣傳 提升品牌美譽度
崇義水餃享譽海內外
“吃了還想吃!”近日,深圳游客岳志斌在崇義水餃旗艦店吃了一大碗水餃后,覺得還沒過癮,當即又訂購了10公斤速凍崇義水餃寄回家中。
如何吸引客戶到店消費?崇義深耕以贛南為核心的南方區域,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做足做好“第一市場”,讓崇義水餃門店開遍南方大地。各門店還探索將艾草水餃、九層皮、黃元米果等崇義特色小吃納入產品體系內,以多元化產品供應滿足客戶多樣化用餐需求。
李復金告訴記者,為進一步唱響崇義水餃品牌,崇義將繼續堅持推進實施“小餃子大產業”戰略,明確崇義水餃品牌建設和運營管理方向和目標,多形式、多層次開展各類營銷宣傳和展覽活動,有計劃、有步驟地擴大崇義水餃的知名度,提升品牌美譽度。同時,深挖崇義水餃的產品歷史和文化價值,以品質優先、文化造勢的理念,積極講好崇義水餃的歷史故事、文化內涵;以成功注冊集體商標為契機,推進統一品牌標識、統一CI設計、統一技術標準、統一包裝、統一管理程序“五個統一”,并借助各類展銷會、推介會、美食節等平臺及公眾號、短視頻、電商等媒介,線上線下立體式推進崇義水餃品牌打造和營銷宣傳。
政府扶持產業做大做強,產業反哺縣域經濟發展。近年來,通過店面裝修融入崇義旅游、崇義文化等元素,有效增強了四海賓朋對崇義特色美食和“天然氧吧”的地域認知和品牌認可,實現了崇義水餃品牌與崇義城市品牌同頻共振,進一步助推了鄉村全面振興和百姓共同富裕。余書福 李啟峰 鐘水旺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