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嘶啞在很多人眼里似乎不足為奇,很少有人會因此及時就醫。然而,持續半年無明顯誘因出現聲音嘶啞的市民劉老伯(化名),卻被診斷出患了喉癌。在九江市第三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日前為他成功實施了部分喉切除術+喉功能重建術,給病人以精準治療,在完整安全切除腫瘤的基礎上,同時保留和改善喉的生理功能,避免了傳統的全喉切除手術給患者帶來的極大不便。
家住九江市潯陽區的劉老伯,今年69歲。早在半年前出現聲音沙啞、發音費力、咽部干燥等癥狀。一開始,想著可能是年紀大了便也沒有多在意,以為喉嚨發炎過一陣子就好了。但近期,聲音嘶啞的癥狀不但沒減輕反而持續加重,這讓其子女們十分擔憂,立即送至九江市第三人民醫院就診。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醫生接診后,門診行電子喉鏡檢查顯示:1.聲帶腫物(左側);2.鼻中隔偏曲;3.慢性咽炎。病理活檢診斷為鱗狀細胞癌,建議手術治療。劉老伯很快被安排住院。
眾所周知,咽喉是人體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器官,集中著呼吸、發音和吞咽等功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由于頸部解剖結構復雜,所以手術難度較大。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主任廬健多次組織腫瘤科等相關學科專家分析和反復研究討論,制定了周密細致的手術方案和應急預案。該手術方案既能完整切除腫瘤,又能最大程度保留聲帶的發音功能,可大大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但部分喉切除相比全喉切除,手術技術要求更高,難度更大,稍有不慎并發癥的機會也會更多。
經患者家屬同意后,在麻醉科桑奇主治醫師的協助下,廬健副主任醫師、宋天喜主治醫師和羅丹丹住院醫師團隊為患者實施全麻下部分喉切除術+喉功能重建術。施術者在手術野有限的空間內,每一個步驟都全神貫注、格外謹慎,分離、止血恰到好處,神經、血管充分保護,在旁觀者看來,整個操作過程如行云流水、游刃有余。歷時1個多小時,手術順利完成。
術后,科室醫護人員為患者定制了專門的術后治療護理方案,幫助患者度過術后感染關。患者恢復良好,不僅沒有出現并發癥,其發音、呼吸、吞咽功能均恢復如前,特別是聲音嘶啞癥狀基本好轉,患者及家屬對手術治療效果和服務態度非常滿意。
廬健主任介紹,在生活中咽喉出現異常癥狀,如聲音嘶啞、咳嗽、咽部異物感,呼吸困難,吞咽疼痛等癥狀時,應該盡早到醫院就診,通過電子喉鏡的檢查可以觀察喉腔粘膜的微小變化。早診早治,對于喉癌前病變甚至早期喉癌的發現和治療,可大大提高治療有效率,并可以最大程度確保患者喉功能的完整性,減少對患者生活的不良影響。
來源:九江市第三人民醫院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