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記者從第五屆江西“生態鄱陽湖·綠色農產品”博覽會“數字賦能·鄉村振興”論壇上獲悉:1至11月,江西省農產品網絡銷售額達177.3億元,同比增長44.4%,高于全國平均水平27個百分點。據江西省農業農村部門初步估算,2023年,全省農業農村數字經濟規模預計可達800億元。
直播帶貨
數字經濟正在成為江西省農業農村發展的新引擎。《江西省農業農村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3)》顯示:2022年全省農業農村數字經濟增加值達409.24億元,同比增長6%,高于一產增加值增速2.1個百分點。經折算,農業農村數字經濟總體規模達719.25億元,同比增長11.82%。農業農村數字經濟總體呈現較快發展態勢。
2022年,全省農業農村數字經濟增加值占一產增加值的比重為16.69%,高于全國6.19個百分點;占全省數字經濟增加值的比重為3.45%,高于全國1.6個百分點;占全國農業農村數字經濟增加值的比重為4.41%,較全省一產增加值在全國一產增加值的占比高出1.64個百分點。
直播帶貨
從農業農村數字經濟發展指數來看,贛州延續領跑全省,為第一梯隊,宜春、吉安均明顯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為第二梯隊,其余設區市為第三梯隊。從總量指標農業農村數字經濟增加值來看,贛州、南昌、吉安位列全省前三,分別是78.1億元、53.3億元和49.3億元。從農業農村數字經濟增加值對一產貢獻情況來看,全省各設區市較上年平均提升3%,表明我省數字技術在農業農村的應用逐漸普及,數字經濟發展對農業農村的拉動作用愈加明顯。
農業農村數字經濟各領域發展取得突破。一方面,數字應用不斷賦能農業生產,繪就農村新畫卷。創建一批“5G+田管家”,搭建“農業種質資源大數據平臺”,全省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超96%。無人放牧、數字養魚等創新應用場景層出不窮。
直播帶貨
另一方面,數字鄉村建設不斷提速,管理效能進一步提升。數字基礎設施加快補齊短板。5G和千兆光網實現“鄉鄉通”,行政村5G網絡通達率超70%。農業管理數字化覆蓋更廣。農產品質量安全大數據智慧監管,累計開具“區塊鏈+合格證”200萬余張。農產品流通數字化快速提升。全省獲批國家電商進農村綜合示范縣52個,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更加完善。鄉村治理數字化走深向實。5G+長效管護平臺實現涉農縣建設全覆蓋,監管自然村15.8萬個。
為進一步助力農業農村數字經濟發展,今年以來,江西省農業農村部門深入實施數字鄉村發展戰略,以數字平臺建設為引領,積極推進農業農村數據、系統的整合應用,在第五屆江西農博會上正式發布了“云上贛農”綜合應用系統;推進農業產業數字化轉型,認定了100個2023年度省級農業物聯網示范基地,全省基地總數達到400個。同時,深入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深入對接京東、阿里、抖音等主流電商平臺,拓展農產品線上銷售渠道。
直播帶貨
隨著數字化建設的深入,數字化應用不斷賦能江西省農業生產,無人放牧、數字養魚等創新應用場景層出不窮,農業管理數字化、農產品流通數字化和鄉村治理數字化等建設不斷提速。江亦農 記者 朱淳兵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