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程
首通段完成“三權移交”
根據規劃,地鐵2號線南起紅谷灘生米鎮,沿線分別穿越九龍湖新區、紅角洲片區、紅谷灘中心區、舊城中心區、城東片區,終點至上海路,將分兩期開通試運營;共設車站28座,其中地鐵大廈站和八一廣場站可與開通的地鐵1號線換乘,青山路口站可與建設中的地鐵3號線換乘,西站南廣場站和丁公路南站可與規劃中的地鐵4號線換乘。
記者了解到,地鐵2號線首通段(設17座車站,16個區間)的車站主體結構已全部封頂,區間已全線貫通,并完成冷滑、熱滑等調試工作。4月20日,該段又迎來了一個重大節點:地鐵建設單位將工程屬地管理權、調度指揮權和設備使用權移交給運營分公司,標志著該段正式由建設階段轉向運營籌備階段。同時,地鐵2號線2018年通車段中的5座車站及過江中間風井已封頂;6座車站及福——八明挖區間在進行主體結構施工,7條區間已貫通,4條單線區間正在進行盾構施工。
設計
單層站通過閘機口便能乘地鐵
“與地鐵1號線站點設計不同,2號線將設單層站。”記者在采訪中得知,在單層站,乘客只需通過閘機口便能直接搭乘地鐵,不需要再下一層樓梯。
據介紹,地鐵2號線九龍湖南站就是典型的單層站。根據規劃,該站地鐵上下行分設不同的通道,乘客需看清提示和標識,否則可能會坐反方向。車站大廳的付費區、公共區設置了兩處通道,方便走錯方向的乘客快速到達正確站臺。
與雙層站相比,單層站的通風效果好、建造成本低、建設周期短,還可以為乘客節約出行時間。
升級
動態地圖顯示更直觀、美觀
記者在地鐵2號線嶺北站看到,工人正在抓緊時間裝修車站內部。根據此前的設計方案,1號線經過八一廣場、八一館等地,因此用紅線代表南昌的紅色文化,為“紅韻南昌”主題;2號線主要經過南昌的傳統文化地區,因此用黃線代表傳統文化,為“民俗南昌”主題。
“地鐵1號線列車的‘腰帶’是紅色的,地鐵2號線列車的‘腰帶’則是黃色的。”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乘客只要認準顏色,看車廂的“腰帶”,便不會搭錯車。除了車身“腰帶”為黃色外,列車內部的吊環把手以及座椅旁邊的裝飾也都是黃色的。
記者還了解到,地鐵2號線列車的內部結構、座位數量和地鐵1號線基本一致,單列車最大載客量為2062人。不過,為了提高運營服務質量,本著節能環保的理念,地鐵2號線一期工程列車對部分零件進行了更換,在技術上有所創新。
在軟件方面,地鐵2號線列車上的LCD動態地圖可編輯線路,與1號線LED點式動態地圖相比,LCD動態地圖顯示更直觀、美觀。在硬件方面,地鐵2號線列車照明系統采用節能LED光源,亮度可調節,可進行光衰補償,保證燈光照明在壽命周期內具有一致、舒適的光源,同時節能環保,使用壽命長。此外,列車空調采用變頻空調,提高乘客乘坐地鐵的舒適性;并設有愛心專座,為老弱病殘孕乘客提供便利。(記者林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