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整治信息系統,是為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提供統一的協同工作平臺,實現對重大危險源企業、安全隱患信息的登記、審查、評估、分類、統計、分析和處理。自去年10月展開以來,瑞昌市就啟動“隱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統”試點工作。
據了解,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整治信息系統涵蓋了安全隱患排查整治工作的各項基本內容,實現以安全隱患排查整治業務流為主線,處理流程簡潔清晰、快速靈活,基本覆蓋各類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治監控體系;以排查整治流程為干線,快速排查和復查安全隱患情況;對隱患排查整治信息及時、有效地進行跟蹤、整改,并將統計數據及時上報,形成各級政府、安全監管職能部門、社區協同工作的“群防群控”網絡應用體系。
該市首先確定了四個“100%”的目標。即:企業規定期限登陸率100%、企業及時上傳隱患率100%、隱患規定限期整改率100%、企業資料數據庫填報率100%。
該市指定1名責任心強的分管領導、2名科室干部負責每日登陸檢查,并通過微信公示企業注冊登陸、隱患填報、隱患整改數據,為領導小組掌握和調度信息系統的運行提供依據。他們還把100家試點企業按比例分配給5名業務分管領導,對應到5個業務科室,形成局長調度分管領導,分管領導調度科長,科長科員抓具體工作,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該市還采取“集中學習,分類指導”的方式,邀請省局專家和軟件開發單位分兩期,為試點企業負責人和安監干部開辦系統操作培訓班;同時,結合試點運行情況,先后多次組織執法人員進行學習交流;企業參照《江西省安全生產隱患排查分級實施指南》,制定自身隱患排查治理指南。其中,江西銅業股份有限公司武山銅礦結合自身實際編制的隱患排查治理指南,成為江西省井下礦山隱患排查治理的樣板;外出交流學習,先后赴浙江、江蘇等地,學習隱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統建設改革創新經驗;通過網絡、電話和現場指導,對企業實行“一對一”輔導,確保試點工作高效運轉。
與此同時,該市還注重打造樣板工程,探索“試點中的試點”,在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工礦商貿行業,各選2家企業,打造行業領頭羊,做“示范中的示范”,凸顯特色,以點帶面,全面鋪開。
試點工作開展以來,該市選擇的100家企業先行先試,注冊運行隱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統,企業每15日登錄率100%、隱患錄入填報率100%、隱患按期整改率100%。截止目前,該系統收錄隱患1667條,無超期未整改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