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5戶業主入住數年無不動產證
市民張先生說,他2011年花數十萬元在景德鎮市珠山區廣場北路的港逸豪庭小區買了一套商品房。按照合同約定,開發商應在簽訂合同日期后的180天內為業主辦理產權證。然而,入住了四五年,張先生至今沒拿到不動產證。
不動產證辦不下來,就無法拿證進行小額貸款;房產不能正常交易;孩子也很難就近讀書。張先生告訴記者,和他一樣情況的小區業主還有很多。業主們曾先后多次與開發商景德鎮宇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交涉并向政府有關部門反映,但事情一拖再拖,至今都沒有結果。張先生拿出《物權法》說:“我們花費了半生積蓄,結果只買到了物,卻至今沒有買到‘權’。”
采訪中,景德鎮市豪庭物業服務有限公司顧問陳里云介紹稱,港逸豪庭小區共有10棟樓,除了前期的4、5號樓辦理了產權證外,剩下的8棟樓的715戶業主全都沒有辦到證,而大部分業主目前都已經入住了至少三四年。
陳里云還表示,小區里有五棟樓還存在著嚴重的質量安全隱患。據介紹,從2012年1月至8月,港逸豪庭小區的6至10號樓相繼交付給業主使用。不到一年,五棟樓的外墻磚開始不同程度的起翹、開裂。目前,有的樓棟的外墻磚已出現大面積開裂,嚴重危及小區業主和臨街行人的安全。記者在現場采訪時看到,由于外墻磚大面積開裂,港逸豪庭小區9棟二單元的通道已被封閉禁行。景德鎮市豪庭物業服務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由于業主持續反映,從2015年開始,景德鎮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曾經連續三年都給開發商下達了《建設工程質量整改通知單》,但問題同樣是一拖再拖。陳里云表示,除了4、5號樓外,其他交付給業主的8棟樓都沒經過竣工驗收,開發商也早就從小區撤走。
多樓盤違規交房導致業主無法辦證
根據《江西省建筑管理條例》等規定,在商品房建設開發過程中,只有完成了工程竣工驗收,且經規劃、人防、消防等專項驗收合格,再取得《建筑工程竣工驗收備案表》后,開發商才能將新房交付業主使用,而《建筑工程竣工驗收備案表》也是辦理不動產證的必備重要前置條件。記者在查看景德鎮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給開發商下達的三份《建設工程質量整改通知單》時注意到,與2015年和2016年的整改通知單有所區別的是,2017年的整改通知單明確指出港逸豪庭存在工程未組織竣工驗收擅自交付使用且現場存在嚴重的質量安全隱患等問題。
對此,相關業內人士指出,開發商擅自違規交付的新房隱藏了法律和政策風險,最終導致業主入住多年后仍然辦不了不動產證。此外,記者在景德鎮采訪時了解到,目前,景德鎮的港逸豪庭、地王大廈、建鑫家園、隆基尚城(7號樓)和華陽小區(臨街高層)都存在著此類現象。景德鎮市規劃局建設工程科的工作人員證實,這些樓盤分別存在著或超容積率、超密度、擅自改變規劃、欠繳規費等各種現象,最終導致消防或規劃驗收無法通過。
建設工程質監站:將在大檢查時下處罰單
記者了解到,《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第五十八條規定,未組織竣工驗收或驗收不合格擅自交付使用的,責令改正,處工程合同價款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四以下的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那么,景德鎮市的相關管理部門近年來究竟發現了多少違規交房的樓盤?景德鎮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站長陳宜斌告訴記者,這個很難統計,很多開發商都跑掉了,人都找不到。
那么,景德鎮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對違規交房有沒有建立日常監管機制?到底有沒有查處過一些違規交房的開發企業?面對記者的反復詢問,陳宜斌拿出了一份對一家名叫景城名郡的樓盤違規交房的處罰通知單并回應稱,該站會在驗收的過程中去檢查開發企業是否有違規交房的行為,然后再決定如何處理。陳宜斌最后表示,地王大廈和華陽小區等樓盤未經驗收就交了房的事他都知道,將在大檢查的時候下處罰單。
擅自交房可關閉企業網簽系統
有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景德鎮多個樓盤存在的違規交房現象,時間長的有六七年,時間短的也有一年多,但鮮有開發企業因此而受到處罰和制止。然而,導致業主入住多年無法辦證,最終衍生了一系列的矛盾。
記者在采訪中注意到,由于樓盤的開發一般都是分期漸進式開發,所以,大部分違規交房的開發企業往往是一邊違規交房,一邊繼續開發銷售,這就為監管部門將問題遏制在萌芽狀態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契機。對此,業內人士建議景德鎮市在今后的房地產市場開發管理中,可以參照外省“對不具備商品房交付使用條件擅自交房的,將關閉該企業網簽系統,停止其銷售,并記入房產開發企業信用檔案;對開發企業強行交付的,房產部門在關閉其商品房網上簽約系統的基礎上,實行預繳‘保證金’制度,在經濟上給予開發企業重罰”。
記者25日致電江西省住建廳房地產市場監管處咨詢有關政策時,該處相關工作人員也明確表示,對于開發企業的違規交房行為,監管部門應該及時發現、及時查處。
(記者王景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