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99热这里只有精,在线网站av,一本大道在线一本久道视频,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污网站视频

報社公告: 江西德興招商引資實現首季開門紅【投票】2017.3.15.江西消費者滿意度調查候選醫院【投票】2017.3.15.江西讀者滿意度調查候選學校2017.3.15.江西讀者滿意度調查候選學校公示2017.3.15.江西讀者滿意度調查候選醫院公示市場信息報社工作證件申領登記表
當前位置首頁旅游資訊
貢水之畔,古榕環抱的“七鯉古鎮”
來源:市場信息網 作者:廖祥云 時間:2024-02-29 

贛州城東部的貢江水面,清波漣漪,附近七條山腳一字排開,斜插江邊,分開七條水路,猶如七條鯉魚嬉戲搶水上行。贛南著名古鎮——七里古鎮,亦叫七鯉,由此得名。七里古鎮內文物古跡眾多,開發建設在強化保護和修繕的同時,還將瓷窯、漕運、客家文化內涵融入其中,讓其特有歷史文化韻味和景致得到充分顯現。

與會嘉賓在品嘗客家米酒。劉 凱 攝

貢水悠悠,千年七里。這座沉淀著貢江盛世文化的經典古鎮,有著悠久的歷史。成書于北宋時期的《元豐九域志》中,就有七鯉之名?!囤M州府志》記載,“贛州府城,晉永和五年(349年),太守高琰始建土城于章貢二水間,義熙二年(406年),徙贛水東”。贛水東即七里一帶,府城設在七里古鎮長達146年。這里的一座座古窯,一座座客家古建筑,見證了贛南客家遷徙的歷史。從中原南遷的客家先民在此地駐足,再遷往贛南各地,并與當地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獨特的贛南客家文化。

貢水之畔,古榕環抱的“七鯉古鎮”景區。劉 凱 攝

每個古鎮都有它自己的特點,或歷史或人文或景觀……七里古鎮卻兼而有之,魅力無窮。自贛州建城以來,隨著城市的發展,它經歷千余年歲月滄桑,世代文明累累層積,蘊涵了極其豐富的政治、經濟、宗教、文化內容,城市文化、客家文化、瓷器文化、狀元文化、木材文化、稅務文化、建筑文化、漁民文化、仙娘廟文化、萬壽宮文化、康王文化、東河戲文化、造船文化……在這里皆可以一一俯拾。毫不夸張地說,走進七里古鎮,就像走進一幅濃縮且瑰麗的客家故事長軸。

其中,以七里古窯最為特別。古瓷窯是七里古鎮歷史文化的精華。這里的瓷窯興自唐朝,盛于宋朝,曾經生產出青釉、白釉、褐釉等眾多的古瓷貢品。因為水陸交通便利,瓷土和燃料資源豐富,這里的瓷窯自晚唐創燒以來,宋代達到鼎盛,到明初因瓷土衰竭而停燒。在長達幾百年的制瓷史上,所燒產品種類繁多,釉色豐富,造型秀麗,工藝高超,在省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是江西唐宋時期的五大名窯之一。

據載,帶來古鎮繁榮景象的,就是那些躲避戰亂南遷的客家先民。唐代末年,藩鎮割據,戰爭連年。贛州地處大山長谷,相對安寧的環境吸引了許多客家先民前來,唐末時期贛南人口快速增長,七里古鎮在唐代開元年間就已經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村落。

同時,唐末也正是七里窯的初創時期,那時大多數瓷器質量一般,少數質量稍好的青瓷釉色晶瑩。這些瓷器,時代相同,制法不一,質量差異較大,由來自不同地方、技術各異的窯工所燒制。唐代,北方以燒造白瓷為主,南方基本不燒白瓷。七里古窯創燒的乳白釉瓷,產品沒有經歷一個漸進提高的過程,而是由中原移民中的優秀制瓷技工,來到七里古鎮后,創燒出了贛南最早的白釉瓷。白瓷一鳴驚人,贏得了消費者的青睞。

后來,燒制于北宋年間的七里窯青白釉瓷,南宋早期燒制的仿漆器薄胎赭色釉瓷、褐釉瓷、黑釉瓷,還有褐黑釉瓷、乳釘柳斗紋罐等瓷器,造型獨特,頗具韻味,是不可多得的精品瓷,遠銷海外。兩宋時期,七里窯瓷器燒造達到頂峰。這些,都是客家先民帶來的,他們帶來了新技術,利用本地資源不斷開拓進取,創燒新的產品。

元代,是七里古鎮人口更新換代的一個重要轉折點。從唐朝末期開始燒造的七里古窯,在經歷了宋元幾百年歷史之后,許多從事瓷器生產業的居民,因為瓷土資源的枯竭而被迫轉移去外地尋找新的瓷土之地。據說有的去往了景德鎮,有的去了吉安,以致七里古鎮民間留下了“先有七里鎮,后有景德鎮”的說法。

隨著歷史的發展,離開的窯工們去尋找新的家園,而七里古鎮良好的天然水道,又吸引著中原地區的移民不斷前來,一些早年從贛南遷往閩、粵兩地的移民,因為喜愛七里古鎮良好的生存環境,也紛紛在此定居。據鎮上老人介紹:這里最早的居民是艾、葛、蔡、封四姓人家。先居于七里古鎮的上坊一帶,再向中坊、下坊發展。他們基本上是窯工,后來遷往景德鎮等外地去了。自唐末始興的瓷器業和元代興盛的水上竹木運輸業,為七里古鎮經濟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使之迅速成為贛州的經濟大鎮,奠定了其文化發達的基礎。

今天,七里古鎮那些偶然散落在山坡間的瓷片,仿佛還在訴說著過去的故事。而那些曾經在這里勞作的窯工們,他們的后代或許已經遍布世界各地,但他們的根,始終深扎在這片土地上。

傳虔城歷史文脈,聚贛州文化高地。如今的七里古鎮雖窯火不再,但它的歷史地位和文化價值卻愈發凸顯。通過精心打造的“七鯉古鎮”景區已成為遠近聞名的休憩度假綜合體、商務文創示范區,其間的16座千年古窯、15組客家古建、54株濱江古榕、18座明清古碼頭及2條商圩古驛,共同繪就意境悠然的古色畫卷。景區的十字古街,灰瓦白墻錯落有致,花格窗古色古香,街巷中的夯土墻、入戶匾額隨處可見,處處流露著濃郁的歷史文化氣息。

“七鯉古鎮”景區作為贛州文旅產業發展的新范式,破解了傳統經營模式的同質化,正在著力打造“文化產業+旅游產業”產業鏈。景區通過豐富的業態組合、完善的品牌矩陣、優質的消費場景,吸引著八方來客。廖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