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由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南寧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二屆中國——東盟(南寧)非物質文化遺產周在南寧市邕州古城·三街兩巷精彩上演,本次盛會匯聚來自6個東盟國家、國內 17個省(市、自治區)的88項非遺展演展示項目,323位非遺傳承人精彩亮相,讓觀眾在同一個文化空間,感受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非遺精彩,共同譜寫文化交融的華美樂章。
在文化多樣性的盛宴中,江西非遺融入其中。應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游廳邀請,來自江西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贛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藝、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景德鎮手工制瓷技藝和興國山歌,在八桂大地上向東盟展示江西優秀傳統文化底蘊。
非遺詞典
贛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藝
古法擂制,品味生活之韻
擂茶,一種源遠流長的飲品,以其獨特的制作方式和醇厚的風味深受人們喜愛,成為贛南客家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一道擂茶,都是對傳統手藝的傳承,對生活品質的追求。在中國—東盟非遺周主會場,贛南客家擂茶以其獨有的香氣、味道,吸引民眾走入充滿詩意的味覺之旅,為觀眾帶來一場別開生面的味覺體驗。
景德鎮手工制瓷技藝
千年窯火,傳承瓷都之魂


景德鎮,名揚四海的瓷都,以其精湛的手工制瓷技藝,訴說著千年的陶瓷傳奇。每一件瓷器,都是工匠智慧與自然饋贈的結晶。無論是細膩的胎體、艷麗的釉色,還是精美的圖案,都展現了景德鎮陶瓷的獨特魅力,承載著歷史的記憶與時代的風貌。經過千余年的發展,景德鎮手工制瓷技藝在匯集全國各地名窯技藝的基礎上形成特色、自成體系。在中國-東盟非遺大集市上,景德鎮手工制瓷技藝成為江西非遺的亮麗名片。觀眾有幸親眼目睹瓷器從泥土到藝術品的華麗蛻變,感受那份穿越時空的匠心獨運。
興國山歌
山間回響,傳遞自然之聲
興國山歌歷史悠久,“唐時起,宋時興,唐宋流傳到至今”,旋律悠揚、歌詞深情。每首歌開頭一句“哎呀嘞”具有強烈的音樂律感,助推感情迸發,表達對大地的贊頌、對生活的熱愛。在中國-東盟非遺周表演藝術聯合展演和兩場古城路演中,興國山歌以其質樸而感人的歌聲,觸動每一位聽眾的心靈,共鳴江西人民的熱情與活力。江文游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