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色略淡,青中閃黃,釉色晶瑩,造型古樸,這便是傳承千年的洪州窯青瓷。洪州窯是宜春豐城市的一張文化名片,位于鐵路鎮陂上村的洪州窯碗泥嶺古窯則是洪州窯千年窯火唯一的傳承地。近年來,豐城市政協高度重視洪州窯的保護、傳承、開發、利用工作,凝心聚力推動洪州窯的復興與發展。
近日,洪州窯文化傳承與保護協商會在洪州窯碗泥嶺青瓷傳承基地舉行,豐城市政協委員、相關專家、非遺傳承人及相關部門負責人等圍坐一堂,就如何推動洪州窯的傳承與保護建言獻策。“當前,洪州窯在人才培養、宣傳以及硬件配套方面,還存在一些薄弱之處。”談到當前洪州窯的發展困境時,豐城市政協委員、江西洪州窯碗泥嶺陶瓷文化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甘泰之坦言,“最需要解決的就是宣傳問題,希望能讓更多人知道豐城有個洪州窯碗泥嶺。”
走進碗泥嶺陶瓷制作工坊,雕坯師傅正熟練地運用著刀具,抬手之間,洪州窯的代表性紋飾蓮花紋便躍然于杯盞之上,可謂精妙絕倫。
據介紹,洪州窯始燒于東漢晚期,興盛于兩晉至唐,五代之后贛江流域、潘橋流域的各窯口終燒,唯有豐水河流域的碗泥嶺窯口一苗獨存,故碗泥嶺窯口被稱為洪州窯的“活化石”。1993年,洪州窯被成功發掘,這一成果被列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1996年其遺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洪州窯碗泥嶺制陶工藝被錄入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6年,洪州窯青瓷燒制技藝成功申報宜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019年,碗泥嶺制陶工藝被錄入第一批江西省傳統工藝振興目錄。
近年來,豐城市政協大力推動保護與傳承洪州窯。豐城市政協委員、豐城市文廣新旅局二級主任科員賴洪生表示,2023年提出的關于推動洪州窯傳承與保護的建議,得到了豐城市委、市政府的采納,并出臺了洪州窯陶瓷文化振興的實施方案,明確了15項工作清單。截至目前,已完成了方案中的5項工作清單,保護與傳承洪州窯文化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目前,洪州窯青瓷燒制技藝已獲評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下一步,我們將助推該技藝申報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談到如何發揮政協作用助力洪州窯復興時,豐城市政協主席張小平說。呂詩俊 王靜儀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