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99热这里只有精,在线网站av,一本大道在线一本久道视频,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污网站视频

報社公告: 江西德興招商引資實現首季開門紅【投票】2017.3.15.江西消費者滿意度調查候選醫院【投票】2017.3.15.江西讀者滿意度調查候選學校2017.3.15.江西讀者滿意度調查候選學校公示2017.3.15.江西讀者滿意度調查候選醫院公示市場信息報社工作證件申領登記表
當前位置首頁精英人物
楊倩:用指尖的技藝,展現百態人生
來源:市場信息網 作者:李 澄 時間:2024-07-21 

楊倩在進行刺繡作品創作。

以布為紙,以線為墨,以針作筆,用針線賦予布料生命,用刺繡展現百態人生。走進楊倩的刺繡工作室,繡娘們飛針走線,正在為客戶趕制一批刺繡屏風,花、鳥、魚……繡布上的圖案栩栩如生。

楊倩,一名95后女生,宜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明月山麻布繡傳承人。她用指尖的技藝,表達著對家鄉山山水水、一草一木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95后姑娘與刺繡結緣

楊倩16歲便踏入了充滿色彩與情感的刺繡世界,跟隨母親黃淑華學習明月山麻布繡技藝。與此同時,互聯網的浪潮也悄然涌入了她的生活。她接觸網絡以后,這個無垠的信息海洋讓她眼界大開。她仿佛置身于一個巨大的刺繡藝術展覽館,細膩的線條、豐富的色彩、巧妙的圖案設計,這些刺繡作品如同磁石一般深深吸引著她??吹竭@些作品,楊倩的內心充滿了震撼與感動。

“網絡上的刺繡美圖,不僅讓我領略到了刺繡藝術的博大精深,也激發了我走出去看看的決心?!睏钯灰庾R到,要多去外面看看,了解更多的刺繡流派和繡法技巧。于是,年僅16歲的她只身一人踏上了前往蘇州的求學之旅。

在蘇州學藝的幾年間,她深入學習了蘇繡的精髓,從基礎的針法到復雜的圖案設計,每一步都走得異常扎實。蘇繡以細膩、精致、典雅著稱。楊倩在這里掌握了更多高難度的繡法技巧,也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刺繡愛好者。她們相互交流、切磋技藝,共同進步。

2019年,楊倩毅然決然回到家鄉,接過了母親手中的接力棒。

傳承中“繡”出家鄉美景

文化需要傳承,而傳承需要一代代人的共同努力。

楊倩跟隨母親黃淑華學習刺繡,而黃淑華亦師從其母親尤備蘭。尤備蘭作為家族技藝上一代的傳承者,同樣是從自己的母親那里學會了這門手藝。祖祖輩輩刺繡不斷,大約從明末清初就開始了,前后沿襲了幾十代。

回到家鄉后,楊倩首先對蘇州學藝期間所學的知識進行整理與消化。她將蘇繡的細膩精致與明月山麻布繡的自然與質樸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嘗試運用蘇繡豐富的色彩層次和細膩針法,來豐富明月山麻布繡的表現力。與此同時,她還注重保留麻布繡特有的質樸感和手工溫度,使得作品既不失傳統韻味,又充滿了現代氣息。

“以前網絡不發達,大家覺得各地的刺繡工藝天差地別,難以相互了解和融合。當我出去學習之后,才深刻體會到,大部分的刺繡工藝雖然風格迥異、各具特色,但它們之間卻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和共通之處。”楊倩發現,盡管各地的刺繡工藝在色彩、圖案等方面存在差異,但技法上都是共通的。

一副繡料、幾團繡線、一根繡針、一把剪刀,楊倩將麻布繡與蘇繡相結合,用一針一線將家鄉的好山好水通過刺繡的形式表現出來,用刺繡讓更多人了解家鄉。其作品《華木蓮》《紅豆杉》《溫湯古井泉街夜景圖》等,先后作為宜春市月亮文化旅游節的禮品贈送給嘉賓,得到一致贊賞。

“我想把家鄉的好山好水都繡下來,讓大家通過我的作品感受到宜春的美?!睏钯徽f。

“針尖”技藝轉變為“指”尖經濟

楊倩秉承著對刺繡的熱愛,于2019年創立屬于自己的刺繡工作室。創業初期,工作室只有她一人,但這并沒有減少她對刺繡的熱愛與堅持。

為了讓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刺繡文化,她下足了功夫。她利用社交媒體、展銷會、文博會等平臺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刺繡背后的故事和技藝,逐漸吸引了一群熱愛刺繡藝術的粉絲和潛在客戶,工作室的隊伍也逐漸壯大,組建了一個由六人組成的團隊。

通過持續不斷的努力和推廣,楊倩的刺繡工作室逐漸在業界嶄露頭角,樹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品牌形象。隨著企業伴手禮訂單的增多,她不斷提升自己的設計能力和工藝水平,以滿足不同客戶對刺繡作品多樣化和個性化的需求,開發出更多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刺繡產品。

經過幾年的沉淀,她除了在國內正常開展各項業務之外,也經常到國外持續輸出刺繡文化,實現刺繡文化跨越式傳播?!拔視诰W絡上分享自己的刺繡作品,不少澳大利亞的留學生看到后,會找我訂制團扇、屏風等作為伴手禮送給國外的朋友。”楊倩表示,國外友人收到伴手禮后非常喜歡,對刺繡文化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喜愛。這些刺繡作品讓國外友人感受到了中國刺繡文化的獨特魅力。

在楊倩看來,明月山麻布繡傳承的不僅僅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更是一種情懷,一種精神! 李 澄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