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99热这里只有精,在线网站av,一本大道在线一本久道视频,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污网站视频

報社公告: 江西德興招商引資實現首季開門紅【投票】2017.3.15.江西消費者滿意度調查候選醫院【投票】2017.3.15.江西讀者滿意度調查候選學校2017.3.15.江西讀者滿意度調查候選學校公示2017.3.15.江西讀者滿意度調查候選醫院公示市場信息報社工作證件申領登記表
當前位置首頁文化娛樂
跨越歲月的師生情
來源:市場信息網 作者:朱淳兵 時間:2025-02-15 

“滬上知青赴僻鄉,杏壇育李韻悠長。昔年教誨心中刻,半世師恩歲月藏。”時光的長河奔騰不息,許多記憶在歲月的沖刷下漸漸模糊,然而,總有一些人和事,如同河底的珍珠,愈發熠熠生輝。我的小學三年級算術老師林鳴燕,以及與她跨越近50載的師生情誼,便是我生命中最珍貴的寶藏之一。

那是在上世紀70年代,一個特殊而又充滿激情的燃燒的歲月。全國范圍內,知識青年響應偉大領導袖毛主席的號召,上山下鄉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為廣闊天地帶來了新的活力與希望。在我的老家,那時還叫江西省瑞昌縣洪一公社朱灣大隊,迎來了七八名上海知青,林鳴燕老師便是其中一員。

初見林老師時,她青春洋溢,眼神中透著大城市姑娘獨有的靈動與溫柔。那時的她,剛剛二十歲出頭,卻毅然肩負起教書育人的重任,成為我們這些鄉村孩子認識外面世界的一扇窗。那時候,她不僅參加了當地的五七干校,在那里接受勞動鍛煉,學習農業生產知識,還將自己在五七干校所學所感融入到教學中,給我們講述勞動的意義和價值。

她教我們的算術,課堂上,她的聲音清脆悅耳,講解題目深入淺出,復雜的算術知識在她的講述下變得生動有趣。記得有一次,在講解除法運算時,為了讓我們更好地理解,她拿出了一把小木棍,將其分成若干等份,一邊演示一邊說道:“同學們,假如我們有10根小木棍,要平均分給5個同學,那每個同學能拿到幾根呢?” 她通過這種直觀的方式,讓我們輕松地明白了除法的概念。她總是帶著溫暖的笑容,耐心地解答每一個孩子的問題,對我們這些山里娃關懷備至,讓我們感受到了不一樣的關愛。

在那物資匱乏的年代,派飯是常有的事。林老師會和其他知青一起,輪流到農家吃飯。每次到農家,她都對鄉親們的熱情款待心懷感激,總是主動幫忙燒火、洗菜,飯后還會搶著洗碗收拾。她會和農家的大爺大媽嘮家常,了解他們的生活,也會把外面的新鮮事兒講給大家聽,拉近了與鄉親們的距離。

林老師還積極與群眾一起參加集體勞動。農忙時節,天還沒亮,她就跟著鄉親們下田插秧。水田里的泥巴又軟又滑,她常常一腳踩下去就陷得很深,但她從不抱怨,學著鄉親們的樣子,彎著腰,熟練地插著秧苗。烈日當空,汗水濕透了她的衣衫,可她依然干勁十足。休息時,她和大家一起坐在田埂上,喝著自帶的茶水,聽鄉親們講著田間地頭的故事,笑聲回蕩在田野間。

除了課堂上的教導,林老師還非常注重培養我們的品德。有一回,班上的兩個同學因為爭搶一塊橡皮發生了爭執,甚至動起手來。林老師知道后,并沒有立刻責備他們,而是把他們叫到身邊,耐心地說:“同學之間應該互相友愛,一塊橡皮雖然小,但因為它傷了和氣就不好了。在這個集體里,我們要學會分享,學會互相幫助。” 說著,她拿出自己的一塊橡皮送給了他們,并告訴他們以后要好好相處。從那以后,這兩個同學不僅成了好朋友,還學會了在其他事情上互相謙讓。

她給我們講上海的繁華,講外灘的燈火,講弄堂里的故事,那些新鮮事兒,像一把把鑰匙,打開了我們對外面世界無限遐想的大門。就這樣,林老師在這片土地上度過了兩年難忘的時光,而后,她和其他知青一樣,陸續回城,開啟了新的生活篇章。

時光匆匆,如白駒過隙,幾十年轉瞬即逝。曾經的洪一公社變成了洪一鄉,朱灣大隊也有了新的模樣,而我,也從當年那個懵懂的小學生,成長為一名記者。三年前,一個偶然的消息傳來,林老師和當年的知青伙伴們重返故地,回到了這片他們曾經揮灑青春汗水的地方。當得知這個消息時,我的內心滿是激動與期待,迫不及待地想要再見見這位闊別多年的恩師。

在瑞昌立信大酒店,我們重逢了。歲月在林老師的臉上留下了痕跡,曾經稚嫩圓潤的臉龐增加了不少皺紋,但她眼中的溫暖依舊如初。只是,她已不記得我這個學生了,畢竟,當年的學生太多,而時光又太過漫長。好在,經過旁人的介紹,她知曉了我的身份。那一刻,驚喜與感動在我們心間蔓延,記憶的閘門就此打開,往昔的點點滴滴如潮水般涌上心頭。我們相談甚歡,回憶著過去的歲月,那些純真的時光仿佛又回到了眼前。

自那以后,我們便保持著密切的聯系。電話那頭,林老師的聲音依舊親切,她關心我的工作、生活,分享著她的日常點滴。去年底,我出差到上海辦事,順道專程來到林老師家中拜訪。林老師又給我講了許多知青時的往事,她還記得當年與群眾一起下地勞動的情景,包括許多對她非常友好的人和事。聽著她滔滔不絕的往事回憶,我們再次沉浸在那段難忘的歲月里,感慨萬千。

“杏壇三尺立春風,教誨諄諄啟學童。巧解難題如撥霧,細傳德藝似雕桐。晨披曉色催勤早,暮伴余暉改課豐。數載栽培恩義重,畢生銘記韻無窮。”這份跨越了時空的師生情誼,是歲月饋贈的珍貴禮物。它見證了一個特殊時代的青春奉獻,也承載著人與人之間最純粹、最真摯的情感。在未來的日子里,無論時光如何流轉,這份情誼都將如陳釀的美酒,愈發香醇濃厚。朱淳兵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