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瑞昌市第四中學內發生了一件暖心事,三位同學用拾金不昧的善舉,詮釋了當代青少年的高尚品德。
2 月 24 日下午,結束了一天的學習,瑞昌市第四中學七(4)班的董燁、七(5)班的董涵和七(11)班的張庭銳結伴走在放學回家的路上。當行至某路段時,董燁突然發現路邊有一個被遺落的錢包。三人停下腳步,撿起錢包查看,發現里面不僅有身份證、多張銀行卡,還有數額可觀的現金。面對這 “意外之財”,三位同學沒有絲毫的貪念,第一反應便是盡快找到失主。
他們在原地等待了許久,寒風中,過往的行人行色匆匆,卻始終不見失主的身影。天色漸晚,考慮到失主丟失錢包后必定焦急萬分,且錢包內證件、銀行卡的重要性,三人當機立斷,決定將錢包送交給學校值周老師,希望借助學校的力量尋找失主。
學校接到三位同學上交的錢包后,高度重視,立即通過多種渠道展開尋找工作。老師們仔細查看錢包內的證件信息,利用校內通訊系統、家長群等平臺發布失物招領啟事,并積極與相關部門取得聯系,最終成功聯系上了焦急萬分的失主徐某婷。
2 月 25 日上午,徐某婷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瑞昌市第四中學。當她看到自己失而復得的錢包時,眼眶不禁濕潤了。她特意準備了鮮花和獎品,親手送到董燁、董涵和張庭銳三位同學手中,向他們表達誠摯的感謝。徐某婷感慨地說,自己也是瑞昌市第四中學畢業的學生,今年即將大學畢業,錢包里的證件和銀行卡對她來說至關重要,一旦丟失,補辦手續繁瑣,會給她的生活和學業帶來極大的困擾。三位學弟的善舉,讓她真切感受到了來自母校的溫暖,也讓她看到了美德在新一代學子身上的傳承與延續。
三位同學拾金不昧的行為,迅速在校園內傳開,贏得了全校師生的廣泛贊譽。他們用實際行動展現了當代青少年良好的精神風貌和高尚的道德品質,為全校師生樹立了優秀的榜樣。學校負責人表示,將對董燁、董涵和張庭銳三位同學進行公開表彰,號召全體同學向他們學習,讓拾金不昧、助人為樂的美德在校園里蔚然成風,代代相傳。
此次事件不僅溫暖了失主的心,也為瑞昌市第四中學的校園文化注入了一股暖流,激勵著更多的同學在日常生活中踐行美德,傳遞正能量。徐來喜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