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昌市人民法院判決捕魚者購買2500元魚苗投放長江 并處罰金5000元
市場信息報訊(本報記者 朱淳兵 通訊員 周曉琪 文/攝)看到臨近春節,野生魚類走俏市場,兩名湖北省陽新縣農民竟然駕駛電力捕魚船,利用夜色的掩護,來到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長江江西段非法用電捕魚,捕獲草魚、鰱魚等共計57.68公斤。不料被由當地水警、漁政、海事、長江委鄂贛執法大隊組成開展聯合執法大隊逮了個正著。6月5日上午,江西省瑞昌市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巡回法庭來到碼頭鎮董家祠堂,依法審理了這起非法捕撈水產品案,以非法捕撈水產品罪均判處被告人呂義來、呂紹光單處罰金人民幣5000元,并組織兩名被告人購買2500元魚苗投放長江。據悉,這也是該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成立以來審理的第一起非法捕撈水產品案。
查處現場
長江江西段以盛產青魚、草魚、鰱魚、鳙魚等“四大家魚”而聞名于世。早在2014年,長江江西段被國家農業部批準為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據悉,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的建立,能夠有效保護我省一批國家及地方重要漁業資源和珍稀特有水生生物,使其產卵場、育肥場等重要棲息場所得以保護。為切實保護長江江西段水域水產種質資源,堅決打擊電捕魚等非法捕撈行為,保護漁業資源和生態環境。多年來,由瑞昌市水上公安、漁政、海事以及長江委鄂贛執法大隊組成聯合執法大隊,在長江江西段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展開巡查執法。
聽取宣判
2017年1月2日晚10時許,瑞昌市水上公安分局獲悉,有人駕駛電力捕魚船出現在江面上,利用夜色的掩護,進行非法電魚。隨后,該水上公安分局立即聯合漁政、海事、長江委鄂贛執法大隊開展聯合執法,采取岸上堵,水上圍的辦法,對長江電捕魚作業違法船只和人員進行巡查,在巡查到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長江瑞昌段南洋碼頭水域時,發現一艘電捕漁船正在作業,船上有2名作業人員,違法嫌疑人員呂義來被當場抓獲,呂紹光跳水從岸上逃跑,執法人員當場扣押電捕漁船1艘,查獲各種大小魚57.68公斤。
繳獲的魚類
經調查,違法嫌疑人呂義來承認,自己是湖北省陽新縣黃顙口振鎮菖湖村半邊街17號人,1993年7月10日出生。因為看到市場上的各種從長江捕撈的野生魚類十分走偌俏,而且市場價格也十分看好,呂義來就動了心思。1月2日晚10時許,呂義來伙同呂紹光駕駛一艘鐵質船,鐵質船上安裝發電機組及捕魚網,利用夜色的掩護,在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長江江西瑞昌水域進行電捕魚,正當他們慶幸自己的捕撈行為非常順利時,不料遭到了聯合執法大隊圍捕。
目前,瑞昌漁政部門已將該案移交到瑞昌市公安局水上分局處理。1月22日,迫于公安機關的高壓態勢,呂紹光也主動投案自首。
收繳現場
考慮到此案能做到教育一片的目的,瑞昌市人民法院環境資源審判庭決定利用6月5日“環境日”這天,采取巡回審判的方式,來到碼頭鎮董家祠堂進行審判。合議庭經審理認定,2017年1月2日,被告人呂某來、呂某光父子駕駛一艘非法安裝了柴油發電機和電粑網的鐵質船舶到達長江江西段四大家魚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采用電網捕撈的方式捕魚,捕獲草魚、鰱魚等共計57.68公斤。當日,被告人呂某來被執法人員當場抓獲,被告人呂某光為逃避處罰跳水后逃離。2017年1月22日呂某光主動向公安機關投案。
最終,法院以非法捕撈水產品罪均判處被告人呂義來、呂紹光單處罰金人民幣5000元。
在庭審之前,合議庭成員在瑞昌市畜牧水產局工作人員協助下,組織被告人呂義來、呂紹光向長江內投放價值2500元的魚苗,修復被破壞的水產生態。
向長江放魚苗
據了解,市法院環境資源合議庭自2016年4月成立以來,積極穩妥地審理各類環境資源案件,截止目前已審理各類環境資源案件19起,對規范群眾實施環保行為,預防破壞環境資源行為發生起到積極作用。
圖為被告人庭審以及放魚的情景。記者 朱淳兵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