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取得資質許可擅自為他人美容獲取利
市場信息報訊(本報記者 朱淳兵 通訊員 黃訊 朱凌)沒有取得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證書以及醫生執業注冊證書,就擅自在家中進行非法醫療美容,從中獲取利益。昨日(15日),記者從瑞昌市衛生計生委綜合監督執法局獲悉,該局對涉嫌非法從事醫療美容的周某,被處以沒收非法所得1.87萬元,收繳藥品器械6箱,罰金3.5萬元,并對該非法醫療美容場所給予取締。
今年3月底,瑞昌市衛生計生監督執法局在執法巡查中發現,家住瑞昌城區的周某在自己的公寓樓里從事醫療美容,并通過親朋好友相互介紹的方式招攬生意,有非法行醫之嫌。隨后,該局執法人員直接到周某的家中進行調查取證,并現場查扣了按摩兼手術床、器械藥品架、移動照射燈等一批醫療器械及其他輔助設備。
經調查,周某承認自己早在2016年8月,在沒有取得醫師資格證和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僅憑從事婦幼專業對美容知識的了解,就在自己家中添置按摩兼手術床、器械藥品架、移動照射燈,從網上或醫藥公司購來器械藥品,為她人做起隆鼻、填下巴、雙眼皮、法令紋等美容手術,從中謀取利益。
據介紹,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自己的外貌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近年來,號稱幾支玻尿酸、A型肉毒桿菌就能讓人“顏值爆表”的微整形受到了很多愛美人士的追捧,打一針,就能收費幾千元至數萬元不等,不少美容機構看中了其中的暴利,打著“生活美容”的招牌暗地開展醫療美容服務。
瑞昌市衛生計生委綜合監督執法局提醒廣大消費者:凡是使用藥物以及手術、物理和其他損傷性或者侵入手段進行的美容都屬于醫療美容,從事醫療美容的機構必須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從業人員必須持有《執業醫師證》和《醫學美容主診醫生資格證》,否則均屬無證行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