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是聯合國確定的首個“中小微企業日”。近年來,我省中小企業發展迅速,規模以上中小企業戶數突破1萬戶,前5月實現增加值2237.9億元,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73.8%,已成為我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在穩定經濟增長、推進技術創新、保障民生福祉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規上中小企業貢獻七成以上增加值
截至2016年12月底,全省注冊企業戶數54.8萬戶,工商個體戶162.8萬戶。
今年以來,全省規模以上中小工業、非公工業繼續保持了良好運行態勢,截至4月底,全省規模以上中小企業戶數突破1萬戶達10738戶,同比增加994戶,比年初增加837戶。
●2016年數據
2016年,全省規模以上中小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6032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的73.3%,增長8.6%;完成增加值6035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的77.3%,同比增長10.1%;利潤總額1925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的80.2%,增長9.4%。
2016年,全省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工業增加值5321.38億元,同比增長9.7%,規模以上非公有制經濟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9193.9億元,同比增長9.4%。增速分別高于同期全省規模以上工業0.7和0.8個百分點。
●2017年數據
從今年3月份開始,規模以上中小企業工業增加值、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增幅連續三個月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平均增幅。
1-5月,全省規模以上中小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2237.9億元,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73.8%,同比增長10%,增速比全部工業企業高出0.8個百分點。其中小型企業增加值1283.09億元,同比增長12.6%,增速比全部工業企業高出3.5個百分點。1-5月,全省非公有制工業實現增加值2534.4億元,占規上工業的83.7%,同比增長10.0%,與1~4月持平,高于全省平均增速0.9個百分點,貢獻率達91.2%,拉動工業增長8.3個百分點。
5年安排省本級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2億多元
近年來,我省結合中小企業發展實際,著力在夯實政策支持體系、優化創業創新環境、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等方面下功夫。2012年~2017年,累計安排省本級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2.37億元。
據省工信委相關人士介紹,2014年以來,我省累計認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814家,從省本級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實施“一企一技”技術創新示范項目進行獎補,三年來累計獎補企業項目208個,資金總額5070萬元,引導項目企業技術創新投入5億多元。通過上述舉措,我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規模效益、裝備管理水平、市場專注和持續創新指標明顯提升,成為我省中小企業發展重要生力軍。2016年,平均主營業務收入4000多萬元、利稅300多萬,85%以上企業設備達到國內同行業先進水平,細分市場占有率排名國內前列的產品達100多個,取得授權專利數300多項。
同時,不斷優化中小企業發展環境。目前,我省現有14家國家示范平臺,省級示范平臺40家,市級示范平臺235家;已有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含省級小微創業園)35個,入駐小微企業2600家。其中,2016年新增認定6個省級創業創新基地,推薦九江恒盛科技園、江西淘鑫電商基地等4家基地晉升國家級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國家級創業創新示范基地實現了“零”的突破。
今年培育新增1000戶小升規企業
據省工信委負責人介紹,下一步,我省將重點引導、支持和培育一批規模以下小微企業轉型升級為規模以上企業,2017年完成培育新增1000戶小升規企業目標。
同時,打造一批在細分領域核心競爭力較強、市場占有率較高的隱形冠軍,力爭2017年培育50家左右成長性好、市場占有率高、質量品牌過硬、自主創新能力強的專業化小巨人企業;依托省內產業特色明顯的省級產業基地,重點引導集聚一批中小企業配套產業,促進建立與新經濟相吻合的產業和服務體系,培育發展中小企業創新集群;組織省內50家左右中小企業參加工信部主辦的中國國際中小企業博覽會,幫助企業“走出去”開拓市場;培育10個左右“互聯網+”、智能制造、新消費、創意設計、個性化定制等新經濟領域的小微企業孵化器;著力支持民營中小企業上市掛板。
(文/江南都市全媒體記者陳文秀 實習生陳學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