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99热这里只有精,在线网站av,一本大道在线一本久道视频,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污网站视频

報社公告: 江西德興招商引資實現首季開門紅【投票】2017.3.15.江西消費者滿意度調查候選醫院【投票】2017.3.15.江西讀者滿意度調查候選學校2017.3.15.江西讀者滿意度調查候選學校公示2017.3.15.江西讀者滿意度調查候選醫院公示市場信息報社工作證件申領登記表
當前位置首頁旅游資訊
牛行車站、南昌起義展示館、建軍雕塑廣場打開歷史細節
來源:江西日報 作者:劉 斐 趙 影 時間:2017-08-01 

今年“八一”建軍節前夕,“南昌艦”永久駐泊點、建軍雕塑廣場、牛行車站與南昌起義展示館等“新景點”在紅谷灘新區贛江西岸一齊亮相,與對岸的八一廣場、八一起義紀念館等景點遙相呼應。

如今,三大“新景點”與滔滔贛江相映成勢,用不同的方式講述著壯麗的故事,屆時將成為游客到南昌旅行的熱門目的地。

建軍雕塑廣場

“揮師渡江”雕塑

“強軍興軍”雕塑

夜幕下的南昌艦

東南分局小廣場雕塑

一段鐵軌 串聯起三個新景點

在南昌市紅谷灘新區贛江西岸,有一段往返于八一大橋與贛江大橋的鐵軌,全程約3.5公里。這段短短的鐵軌因串聯起“南昌艦”永久駐泊點、建軍雕塑廣場、牛行車站與南昌起義展示館三個新景點吸引大家注意。

牛行車站是江西第一條自辦鐵路“南潯鐵路”的南端終點車站,位于八一橋頭附近。1927年,參加南昌起義的部隊沿南潯鐵路,從九江乘火車抵達牛行車站,并從附近的輪渡碼頭跨江,進駐南昌城。


7月29日15時,在牛行車站與南昌起義展示館,工作人員正在做最后的整理。展館按時間脈絡展示了“南潯鐵路 百年滄桑”“起義部隊 挺進南昌”“南昌起義 牛行戰斗”“紅一軍團 八一示威”四個單元的內容。記者注意到,在“起義部隊 挺進南昌”部分,布置了一節火車車廂。工程師巧妙地用顯示屏代替車窗,播放由60多名演員參與的重現起義軍集結場景。

為豐富參觀體驗,展示館內設置了體感互動游戲和知識問答游戲。展示館總工程師楊勝利介紹,游客可通過互動游戲,學習指揮火車的基本徒手信號,增加參觀的趣味性。

沿鐵軌往贛江大橋方向走,在閩江路東側附近是建軍雕塑廣場。

7月29日下午,記者站在建軍雕塑廣場中央,看到東西軸線上中間高大的主雕是“軍旗升起”。其正西面為“英雄集結”組雕,臨江正東面為“揮師渡江”組雕。在廣場南北兩面,布列“星火燎原”“抗戰先鋒”“解放全國”“鋼鐵長城”“精兵之路”“強軍興軍”6組雕塑。

據悉,建軍雕塑廣場的雕塑設計由中央美術學院雕塑藝術創作研究所所長孫偉主創。其團隊核心成員之一,36歲的宿志鵬博士坦言,在昌的創作人員達60多人,從2015年3月第一次方案匯報,到2016年9月泥稿完成,期間經歷數十次修改、匯報和專家評議。為讓成員更好地創作,團隊組織了多場歷史知識學習。

廣場中央,“軍旗升起”主雕令人矚目。這組雕塑總高約9米,其中人物高約6米、旗幟高5米,底座長寬各6米,共19級臺階、高2.7米,寓意1927年。

宿志鵬最期待的是“揮師渡江”與觀眾見面。他說,這組雕塑立于贛江邊,與洪水成為有機的整體,再現了當年那段歷史。

一片深情 退伍兵重回南昌艦

作為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代導彈驅逐艦,南昌艦從1982年服役以來,累計航程17萬余海里。2016年9月8日10時,南昌艦在大連旅順港退役,于2016年10月10日抵達南昌,初期停泊于鳳凰洲市民公園贛江水域,今年7月11日抵達贛江大橋附近50米水域,永久駐泊。

7月29日10時,記者到達位于贛江大橋附近水域的南昌艦主題園。

甲板上,微風吹拂,陽光熾烈。35歲的南昌滕王閣文化旅游公司運維保障部副經理劉新定穿著海魂衫向記者道出他與南昌艦的情緣。

2001年,19歲的劉新定參軍,初次登上南昌艦。“當時,我的年紀與南昌艦服役時長一樣。第一晚,我在艦上十分不適應,多次嘔吐。沒想到,南昌艦與自己共事整整14年。”劉新定最遺憾的是,2016年9月8日出任務,沒能為南昌艦送行,劉新定退伍后毅然決定回到南昌艦,成了艦上一名“維保兵”。“退伍后,能繼續與老戰友并肩是難以言說的幸福。”劉新定說。

記者了解到,除劉新定外,重回南昌艦的退伍老兵還有數人。

查資料訪專家尋老建材 修復保護東南分局舊址

這是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在南昌東書院街21號,6棟紅磚小樓里陳列大量歷史圖片、文獻資料,將1938年1月6日中共中央東南分局在南昌成立的來龍去脈,以及東南分局在一年零兩個月里,為新四軍軍部的組建、隊伍的改編、開赴抗日前線;為恢復和發展東南地區黨組織;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和鞏固,推動抗日救亡運動的開展等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進行集中展示。

7月29日,中共中央東南分局舊址首次對外開放。講解員小楊正為游客解說。“這6棟紅磚建筑于1917年建造,當時為鹽商余興慶舊宅,屬于中西混搭式風格。”

“紅磚上怎么有英文字母?”一名游客問。

據了解,6棟建筑的紅磚及屋頂瓦片是湖北漢陽打造或外國進口的。省文物保護中心設計員潘志鵬介紹,這些有100年歷史的建筑屬于市級文保單位,“本著最小干預,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制定的維修方案盡量用接近當時的建材和傳統工藝。江西昇平園林仿古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相關經理萬鵬介紹:“我們在南昌周邊,特別是在朝陽大橋、生米大橋附近的二手建材市場尋找當時的磚瓦。”

記者了解到,不僅是建筑物的磚瓦,墻面、樓梯、地面等均是由傳統工藝修復,如果仔細查看,還能在部分窗戶邊上看到不同時代印記的磚瓦。

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陳列館陳列科工作人員李衛玉介紹,為展示1938年左右東南地區黨組織如何恢復壯大,查閱了大量基礎資料、召開專家論證會,還拜訪黨史研究老專家。

在3號樓的3號展廳,記者看到陳列的大量圖表中,中共中央東南分局下屬江西及周邊地區組織序列表就由陳列科的工作人員手繪的圖表。李衛玉表示,通過陳展布局,游客能對抗日戰爭時期東南分局開展的工作和歷史意義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

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陳列館館長劉松濤表示,通過搶救性保護和修復,中共中央東南分局舊址再現歷史真實面貌,為南昌這座英雄城打造的八一為核心的紅色品牌注入了新內容,為該市開展紅色文化旅游開辟了新的亮點,使之成為開展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基地和紅色旅游的一張新名片。

建軍雕塑廣場

該廣場位于紅谷灘新區鳳凰洲市民公園閩江路東側端點。記者獲悉,南昌紅谷灘新區在7月30日首次運用VR(虛擬現實)技術全方位展示建軍雕塑廣場,使雕塑更加生動。

紅谷灘新區建軍雕塑廣場VR-AR移動展示平臺項目負責人介紹,大家可關注“南昌建軍雕塑廣場”微信公眾號,點擊右下角“VR”,就可以360度旋轉觀看建軍雕塑廣場,也可選擇VR模式欣賞建軍雕塑廣場。

中共中央東南分局

中共中央東南分局于1938年1月6日在南昌正式成立,機關設在明德邨4號(現東書院街21號),對外統稱新四軍駐贛辦事處。中共中央東南分局舊址共包括6棟建筑,均為西式紅磚房。舊址總建筑面積為2470平方米,始建于1917年,乃鹽商余興慶所建,由其本人及后人居住。1號樓復原展示了東南分局機關舊貌,2號樓為游客接待中心,3號樓和4號樓為展覽區,5號樓復原鹽商家宅舊貌,6號樓為綜合辦公樓。

(本報記者 劉 斐 趙 影 實習生 黃 蓉/文 本報記者 洪子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