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99热这里只有精,在线网站av,一本大道在线一本久道视频,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污网站视频

報社公告: 江西德興招商引資實現(xiàn)首季開門紅【投票】2017.3.15.江西消費者滿意度調(diào)查候選醫(yī)院【投票】2017.3.15.江西讀者滿意度調(diào)查候選學校2017.3.15.江西讀者滿意度調(diào)查候選學校公示2017.3.15.江西讀者滿意度調(diào)查候選醫(yī)院公示市場信息報社工作證件申領登記表
當前位置首頁文化娛樂
7位開國元帥4位大將曾參與南昌起義
來源:市場信息報-紅色資訊 作者:朱淳兵 時間:2017-08-02 

市場信息報訊(本報記者 朱淳兵)90年前,2萬多人參加八一南昌起義,5000人參加秋收起義。回顧往事,歷歷在目,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他們當中又有多少人走到了勝利,成就輝煌革命事業(yè),成為共和國的開國將軍?8月1日,為紀念八一南昌起義、秋收起義、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創(chuàng)建90周年,市場信息報記者查閱了大量資料,對那些年從八一南昌起義、秋收起義走出來的開國將軍進行了梳理。

資料顯示,曾參與南昌起義,后成為開國元帥的共有朱德、賀龍、劉伯承、林彪、陳毅、聶榮臻、葉劍英7人,成為開國大將的有4人,成開國上將的有5人,成開國中將的有7人,成開國少將的有5人。

油畫:八一南昌起義。

參加八一南昌起義的將帥分別是:

一、開國元帥(排名不分先后)

朱德:起義前,是南昌公安局局長和國民黨朱培德第3軍官教導團團長。南昌起義時任第九軍副軍長,1928年與陳毅率殘部領導湘南起義。

賀龍:時任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第20軍軍長,任南昌起義總指揮。

葉劍英:時任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第4軍參謀長,參與策劃南昌起義,未直接參加,后領導廣州起義。

劉伯承:南昌起義時任中共前敵委員會參謀長。  

聶榮臻:率國民革命軍第4軍25師起義,次日匯入南昌起義軍,任葉挺為軍長的第11軍黨代表,隨軍南下。同年又參與領導廣州起義。

陳毅:南昌起義時任第11軍25師73團政治指導員,未趕上當天的起義,后追隨部隊南下,與朱德一起領導湘南起義。

林彪:南昌起義時任25師73團2營7連連長,后參加湘南起義,隨朱德陳毅上了井岡山。

二、開國大將(排名不分先后)

陳賡(1903-1961)湖南湘鄉(xiāng)人。1916年入湘軍,是黃埔軍校青年軍人聯(lián)合會負責人之一。南昌起義時任國民革命軍第20軍3師6團1營營長。

粟裕(1907-1984)湖南會同縣人,南昌起義時任國民革命軍第11軍24師教導大隊班長。后跟隨朱德、陳毅轉(zhuǎn)戰(zhàn)閩粵贛湘邊,任連政治指導員,參加湘南起義后到井岡山。

張云逸(1892-1974)廣東文昌人。1915年參加護國戰(zhàn)爭,1926年參加北伐戰(zhàn)爭,起義時任國民革命軍第4軍25師參謀長。同年10月在武漢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南昌起義時秘密掩護和支持25師主力參加南昌起義的行動。

許光達(1908-1969)湖南長沙人。1925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主義黨, 1927年8月在江西寧都加入南昌起義南下部隊,任第11軍25師73團排長、代理連長,參加了會昌和三河壩等戰(zhàn)斗。

三、開國上將(排名不分先后)

周士第(1900—1979)廣東省樂會(今瓊海)縣人。1924年畢業(yè)于黃埔軍校一期,同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曾任陸海軍大元帥府鐵甲車隊副隊長、隊長,任國民革命軍第4軍第25師第73團團長(即北代時的葉挺獨立團)參加北伐戰(zhàn)爭。與聶榮臻率25師三個團起義,后任起義軍25師師長,這是南昌起義中戰(zhàn)斗力最強的主力師(實際也算得上起義的軍事領導人,陳毅、許光達、王爾琢都系該部隊下屬軍官),南下后離開部隊。

蕭克(1907-2008)湖南嘉禾人。1926年加入國民革命軍,同年入黨,參加了北伐戰(zhàn)爭。南昌起義時任國民革命軍第24師71團2營8連指導員。后領導宜章農(nóng)民暴動,率部上了井岡山。

趙爾陸(1905—1967)山西省崞(今原平)縣人。隨國民革命軍第20軍教導團參加南昌起義,不久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后跟隨朱德、陳毅轉(zhuǎn)戰(zhàn)閩粵贛湘邊,任特務連黨代表,參加湘南起義后到井岡山。

陳奇涵(1897-1981)江西省興國縣人。1925年入黃埔軍校,同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南昌起義時任南昌軍官教育團參謀長。

楊至成(1903—1967)貴州省三穗縣人。1927年入黃埔軍校同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時任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軍連指導員,參加了南昌起義和湘南起義。

秋收起義油畫

四、開國中將(排名不分先后)

唐天際(1904-1989)湖南安仁人,1925年入黃埔軍校,1926年參加北伐戰(zhàn)爭,同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南昌起義時任20軍特務連副連長,后隨湘南起義部隊到井岡山。

郭化若(1904-1996)福建省福州市人。一九二五年入黃埔軍校學習,同年入黨。

趙镕(1899-1992)云南賓川縣人。1926年入朱德創(chuàng)辦的南昌軍官教育團任副官、書記長。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后隨湘南起義部隊到井岡山。

聶鶴亭(1905-1971)安徽省阜南縣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南昌起義時任葉挺獨立團2營排長。后參加廣州起義。

彭明治(1905—1993)湖南省常寧縣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時任25師73團1營2連排長。

譚甫仁(1910-1970)廣東省仁化縣人。后隨湘南起義部隊到井岡山。

譚家述(1909-1987)湖南省茶陵縣人。時任教導隊副班長,后隨湘南起義部隊到井岡山。

五、開國少將(排名不分先后)

袁也烈(1899—1976)湖南省洞口縣人。南昌起義時任國民革命軍24師72團3營營長。

李逸民(1904—1982)浙江省龍泉縣人。時任國民革命軍第24師72團政治指導員。

張樹才(1914—1969)湖北省黃岡縣人。時任20軍勤務兵。后隨湘南起義部隊到井岡山。

王云霖(1910—1993)湖南省衡陽市人。后隨湘南起義部隊到井岡山。

廖運周(1903-1996)安徽淮南人。南昌起義時歷任國民革命軍任25師75團團部參謀、連長。

1927年參與秋收起義,后成為開國元帥的有羅榮恒;大將的有譚政;上將的有6人,中將的有8人,少將的有6人。

秋收起義井岡山會師

參與秋收起義的將帥分別是:

一、開國元帥:

羅榮恒,湖南衡山(今衡東)縣人。參加了湘贛邊秋收起起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最高人民檢察署檢察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兼總干部管理部部長,1955年被授予元帥軍銜。

二、開國大將:


譚政,湖南湘縣人。1907年出生,參加湘贛邊秋收起義。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參加了長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國防部副部長。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

三、開國上將:

宋任窮,湖南瀏陽縣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27年參加“湘贛邊秋收起義”,參加了長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中共東北局第一書記兼沈陽軍區(qū)第一政治問員、第七機械工業(yè)部部長、中共中央組織部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張宗遜,陜西省渭南縣人,1926年入黃埔軍校學習,同年由團轉(zhuǎn)入中國共產(chǎn)黨。參加過北伐戰(zhàn)爭和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參加了長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總后勤部部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陳士榘,湖北省荊門縣人。1909年出生,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同年參加“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并轉(zhuǎn)入中國共產(chǎn)黨。參加了長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司令員兼特種工程指揮部司令員、政治委員。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陳伯鈞,四川省達縣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同年參加“湘贛邊界秋收起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人民解放高等軍事學院院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賴傳珠,江西省贛縣人,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28年參加工農(nóng)革命軍,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鐘期光,湖南省平江縣人。1909年出生,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一九二七年參加工農(nóng)革命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副政治部委員兼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員,軍事科學院副政治委員兼戰(zhàn)史研究部部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四、開國中將:

張令彬,湖南省平江縣人。1902年出生,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27年參加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參加了長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副部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楊梅生,湖南省湘潭縣人。1905年出生,1926年參加國民革命軍武漢警衛(wèi)團。1927年參加湘贛邊界秋收起義。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廣州軍區(qū)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譚冠三,湖南省耒陽縣人。1926年轉(zhuǎn)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27年參加了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參加了長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副院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譚希林,湖南長沙市人。1926年轉(zhuǎn)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26年入黃埔軍校,1927年畢業(yè)。參加過北伐和湘贛邊界秋收起義,任一團團長,參加了長征。中國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北京軍區(qū)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劉先勝,湖南省湘潭縣人。1910年出生。1924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27年參加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參加了長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江蘇省軍區(qū)司令員、南京軍區(qū)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賴毅,湖南縣平江縣思村鄉(xiāng)人,1924年參加本地工農(nóng)革命運動,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主義青年團,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9月參加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在工農(nóng)革命軍第一師一團二連當班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華東軍區(qū)干部部第一副部長,南京軍區(qū)政治部副主任、副政治委員。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郭鵬,湖南省醴陵縣人。1906年出生,1927年參加湘贛邊界秋收起義,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nóng)紅軍,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曾任紅三十二軍參謀長。參加了長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蘭州軍區(qū)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韓偉,湖北省黃陂縣人。1906年出生,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參加了北伐和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參加了長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北京軍區(qū)副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井岡山會師

五、開國少將:

李貞,女,湖南省瀏陽縣人。1908年出生。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參加了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參加了長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檢察院副院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龍開富,湖南省茶陵縣人1908年出生,1927年參加湘贛邊界秋收起義。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參加了長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沈陽軍區(qū)后勤部副部長,后勤部第二政治委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楊世明,湖南省瀏陽縣人。1907年出生,1927年參加湘贛邊界秋收起義,1931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參加了長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第二十五兵團師長、副軍長,北農(nóng)墾兵團司令員,內(nèi)蒙古生產(chǎn)建設兵團副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余光文,湖南省平江縣人。1902年,1925年參加平江農(nóng)民自衛(wèi)軍,翌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27年參加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參加了長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辦公廳副主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院務部部長。1962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王耀南,江西萍鄉(xiāng)人,1911年生,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參加革命,9月11日,安源礦工參加毛澤東組織的秋收起義。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革命戰(zhàn)爭年代,王耀南身經(jīng)百戰(zhàn),五次負傷,戰(zhàn)功卓著。1955年,王耀南被授予少將軍銜。

潘振武,湖南武陵(今常德)人,1926年投身大革命,1927年參加秋收暴動,1930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參加過中央蘇區(qū)一至五次反圍剿,參加過長征、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圖為八一南昌起義與秋收起義油畫。記者 朱淳兵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