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信息報訊(本報通訊員 雷國林)通過調查摸底的方式,找出幫扶村的“貧根子”,再推出多項措施進行精準幫扶。近年來,江西省瑞昌市地稅局在精準扶貧工作中出實招、硬招,助力幫扶村盡快脫貧致富,受到當地干部群眾一致點贊。
2015年12月,瑞昌市地稅局被指定幫扶該市夏畈鎮城門村,并派駐了由5名干部組成的精準扶貧駐村工作隊,對該村開展督導和扶貧。駐村工作隊剛入住該村,就與村民同吃同住,進村入戶訪貧問苦。根據調查摸底,駐村工作隊了解到該村共轄17個村民小組共520戶2300人,全村共有低保戶29戶,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1戶共58人。主要致貧原因有三:村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傳統農業意識根深蒂固,無特色產業;因病因殘現象較為突出。
找出了“貧根子”,該局黨組先后多次召開動員會和推進會,動員全體“結對聯戶”幫扶干部主動銜接對接,及時走訪、摸底、核實、更新、調整包村聯戶信息,集中時間、人力和精力統一到村戶戶見面、戶戶了解。并安排聯戶干部深入21戶結對對象按照“家家到、全覆蓋”要求,挨家挨戶上門走訪、上門宣傳,逐戶摸底號脈、建立臺賬、了解脫貧進程。
自2016年以來,該局累計投入精準扶貧各項資金4.2萬元,其中用于貧困戶子女就學教育幫扶0.8萬余元,貧困戶大病走訪慰問0.6萬元,春耕生產幫扶、傳統節日及孤寡老人等走訪慰問2.8萬余元。
根據階段性工作任務,多次集中時間、集中人力攻堅。今年4月,在2016年精準扶貧19戶的基礎上,通過多次調查、核實并召集全體黨員大會評議,全村退出2戶、新增4戶,及時認真做好了相關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動態調整等工作。
今年,該局又拿出3萬元用于幫扶村發展集體項目經濟,以發展集體經濟帶動該村貧困戶增收脫貧,同時堅持對8戶已脫貧戶保持原有扶持政策不變,幫扶力度不減,確保脫貧戶不返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