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昏侯夫人墓考古發掘9月啟動
來源:中國江西網-江南都市報 作者:陳文秀 時間:2017-08-24
8月23日,記者從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南昌西漢海昏侯夫人墓考古發掘項目將于9月啟動,同時,南城洪門水庫的水下考古項目和龍虎山大上清宮下一階段的考古發掘項目也開始進行。
南昌西漢海昏侯夫人墓的考古發掘工作備受關注。國家文物局已經批準同意由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對海昏侯夫人墓(2號墓)進行考古發掘。考古專家透露,由于海昏侯夫人墓的體量與海昏侯墓相當,發掘至少需要兩年時間。
2016年11月,位于南城縣的洪門水庫因開閘放水,水位下降到20余年來最低。有著千年歷史的古鎮部分佛像、圣旨牌坊等古跡重見天日,引起國家文物局的關注。2017年年初,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和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專業考古隊一行10余人攜帶先進設備抵達該縣,對洪門水庫摩崖造像周圍水域古跡進行了為期10天的水下考古勘探作業。初步測量出水佛像整體高約3.81米,屬于大型佛像。此外,考古人員在這尊摩崖石刻佛像南側還發現了摩崖石幡。初步推測或為明代佛像,此處或曾建有廟宇。59年前,被譽為“江南地下宮殿”的明寧獻王朱權墓,以及明益莊王朱厚燁墓、明益端王朱祐檳墓曾在修建洪門水庫時相繼被發掘。那么,洪門水庫摩崖造像是否與周邊的明代藩王墓有所聯系,或可以通過二次水下考古的發掘揭開謎底。
龍虎山大上清宮考古發掘項目于2014年8月啟動,已發掘4500平方米。該遺址為明代遺存,是南方地區迄今發現等級最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等級宮觀建筑遺址。下一步,考古專家將調查遺址周邊的道教文化遺存,并對遺址上的早期堆積進行發掘。(記者陳文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