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省西南部,湘贛兩省交界的羅霄山脈中段,坐落著井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的總面積21499公頃,生物多樣性極為豐富、保護價值巨大。該保護區是江西省目前唯一的世界生物圈保護區,也是江西省第一個森林生態系統類型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00年4月,保護區經國務院批準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012年7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為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在綠色崛起的過程中,當地是如何做好物種多樣性的保護,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呢?

保護區里山清水秀
保護區是珍稀動植物的天然避難所
8月26日上午,陽光明媚。記者來到被譽為“天然氧吧”的井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據工作人員介紹,保護區內森林覆蓋率達86%以上,每立方厘米空氣中含負氧離子數超過8萬個,有全球同緯度保存最完整的7000公頃次原始森林……
井岡山自然保護區野生動植物研究所所長宋玉贊告訴記者,保護區目前已知分布有高等植物3700余種(占江西高等植物總種數的70%以上),高等動物490余種(占江西高等動物總種數的60%以上),昆蟲3000余種,其中珍稀瀕危動植物有230余種。
“這里有5種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南方紅豆杉、資源冷杉、水杉、銀杏、白豆杉;5種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黃腹角雉、白頸長尾雉、金斑喙鳳蝶、金錢豹、云豹。二級保護的動植物就更多。最近幾年,又發現了一些稀有的未知物種。”宋玉贊稱,廣袤的森林,是野生動植物天然的避難所。
井岡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保護這些珍稀的物種,保護區用紅線劃出了重點保護區域。“紅線以內的居民一律遷移,滿足原來稀有物種的需求;對人為活動頻繁的區域,安排專人巡護,每天巡護的工作人員多達幾百人。”同時,為了解決當地居民的生計問題,當地通過引導產業發展經濟,避免居民上山取材,避免了當地人生產活動對自然的破壞。
實施“旅游+”計劃 實現“綠色崛起”
綠色生態是井岡山最大的優勢、最大的品牌、最大的財富。立足實際,井岡山立下了這樣的“領先”目標———“既要加快發展,更要注重環保,確保實現生態環境質量達全國領先水平,綠色崛起成為鮮明特色”。
秉持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井岡山人開始了奮斗。然而,井岡山人冷靜審視自我:經濟總量小、增量不足,財政增長乏力,農業龍頭企業不強,工業經濟對財政貢獻度不大等問題依然存在。這些“老大難”如何破解?
聰明的井岡山人很快找到了答案:發展旅游業。井岡山人不滿足于“賣門票”、“賣特產”等初層旅游收入,而是通過實施“旅游+”計劃,以旅游業為主導,重點發展總部經濟、休閑經濟、會展經濟、電商經濟等新型經濟,增加旅游賣點,構建新型經濟體系;實施“茨坪+”計劃,“一鎮一策”重點打造龍市、茅坪、羅浮等“1+6”特色旅游小鎮,拓展旅游承載空間,并加快“智慧井岡山”建設,完善網絡訂票、訂餐、訂房、訂購等智慧旅游功能,讓井岡山旅游插上“綠色”的翅膀。(記者沈澈清、實習生彭坤陽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