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科附中轉手、藍天駕校權益出售、VIE組合赴港上市。近日,江西科技學院頻繁地資本動作,背后有著哪些博弈?僅以2600萬元轉讓江科附中的全部舉辦人權益,一手打造出來的藍天駕校90%權益出售,是否真如外界傳言意在赴港沖關?9月7日,記者展開調查。
近日,中教控股的一份招股書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4月20日,江西科技學院出讓江西科技學院附屬學校(江科附中)的舉辦許可,對價人民幣2600萬元,于5月27日轉讓完成。與此同時,江西科技學院負責人于果的兒子喻愷,也在今年5月份將持有的藍天駕校的90%股份全部出售給了第三方,如此炙手的兩大業務幾乎同時轉讓,讓外界愕然。
“訂立出售事項從商業角度而言對我們有利,由于中學并無涉及高等教育,且對我們整體業務而言并非重大。”中教控股稱。然而,前兩年,江科附中進軍中小學領域一度“雄心壯志”,頻頻“拋頭露面”,還重金打造名師團隊,一時成為南昌乃至江西中小學教育圈關注焦點。
9月7日,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藍天駕校的法定代表人為萬玲。中國江西網記者梳理發現,藍天駕校首先是投資人股權變更,投資人喻愷、黃輝玲變為萬玲、喻帥華。之后是公司監事、執行董事兼總經理變更,萬玲為公司執行董事,喻帥華為公司監事。最后是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由喻愷變為萬玲。數據顯示,萬玲認繳額11520萬元,占90%股份,喻帥華認繳額1280萬元,占10%股份。
多方信息源顯示,進入江科附中每年學費動輒上萬,甚至傳言三年讀下來超過10萬。而價值不菲的學雜費,竟然輕易就易了主?外界傳言,于果不惜將旗下的附中轉手、藍天駕校權售出售,意在香港沖關成功。因為VIE結構、前期風投含外資成分等諸多復雜因素,內地教育機構難以在A股上市。赴美上市需要支付巨大財務成本,且收益與風險不成正比,港股市場就成了內地教育集團IPO最好的選擇。
好好的一所民辦學校江科附中被轉手,也引發了家長深擔憂。“教學質量、學校管理能力是否下降還不好說,如果真的沒以前好,估計我家孩子班上的家長都會考慮轉學。”家住紅谷灘的羅女士說。
中國江西網記者注意到,在民辦學校當中掀起了一股境外“上市熱”。目前,香港已有6家境內民營教育集團掛牌上市,其中有5家都采用VIE架構。“江西科技學院于5月轉讓兩大熱門業務,肯定與上市有關,或為了讓財務報表更加好看。”江西財大一專家告訴中國江西網記者。
專家表示,民辦教育機構采取“VIE架構”的原因并不難理解,目前中國法律對于民辦學校獲取合理回報并無直接規定,收取合理回報存在法律風險,并且對外資進入教育領域有諸多限制。但是,民辦學校境外上市還需面臨不少的難題。
“比如有的學校大概收費1.5萬(每人每年的學費),但有20%是上交到母體學校的,還有20%-30%上交到投資的公司,剩下到辦學的(成本)大概只有50%,有的甚至40%。”一教育行業資深人士稱,“上市并非適合所有營利性學校,資本市場非常活躍,但風險也很大,一旦資金鏈斷裂將對教育帶來沖擊。學生培養并非一朝一夕,需要穩定、可持續投入;而部分資本投資卻需要短期、快速獲利,一快一慢,兩者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
目前,中教控股未對外作過多解釋。(記者曹琦、實習生張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