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信息報訊(本報記者 朱淳兵 攝影報道)日前,經江西省商務廳復審和組織專家評審,認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萬載夏布品牌“隱逸軒”為江西省第三批“江西老字號”,系先后三批118個“江西老字號”中唯一上榜手工夏布品牌。
萬載夏布,俗稱“雞鳴布”,也叫“扁紗”或“生布”,為江西傳統(tǒng)特產。宜春周邊地域多縣有產,尤以萬載產最為著名,故統(tǒng)稱萬載夏布。其生產可追宗溯源至東晉后期,距今已有1600余年歷史。唐朝時已被列為貢品,后萬載夏布大量出口,每年僅銷往朝鮮就達幾萬捆,清朝《萬載縣志》載:光緒三十三年,產額達一萬八千擔,全縣有一千多家大中作坊生產夏布。
萬載夏布
苧麻素有“國紡源頭,萬年衣祖”之稱。萬載夏布以苧麻為原料生產,經過世代勞動人民的集體智慧,其中以宜春市的袁州區(qū)、萬載縣、上高市生產的夏布更為精良。尤其是萬載夏布的制作工藝日趨成熟,夏布既剛又柔、色澤誘人,“嫩白勻凈,通行四方,商賈幅輳”。《萬載夏布制作技藝》被國務院公布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萬載夏布一向以“柔軟潤滑,平如水鏡,輕如羅綃”而飲譽全國,二十世紀末期,日本、韓國等國家又首先開辟了夏布的新用途,他們將夏布加工成手工藝品銷往全球。于是,萬載的夏布生產再度興盛,手織夏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和細心。
萬載夏布制作
據介紹,夏布制作的主要工序為割麻、剝麻、刮麻、牽紗、穿紗、梳紗、上漿、織布等數十道工序,至少需要3至5天的時間,最后,經過漂洗及整形、印染等工序而制成產品。需要人工用手去與每一根細線打交道。看完織布的全過程,令人感到驚訝的是無法將這樣一個精細的工作與眼前的外表粗大的農民聯(lián)系到一塊。
萬載夏布制作
據悉,該品牌系江西隱逸實業(yè)有限公司重點打造的一個夏布工藝品牌,其“宜春夏布版畫制作技藝” 被列入宜春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萬載苧麻紙制作技藝”被列入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萬載苧麻紙制作技藝”。
萬載夏布制作
今年6月份,萬載夏布織造技藝,在第六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jié)主會場精彩亮相。此屆非物質文化遺產節(jié)首次單獨設置了“中國傳統(tǒng)工藝新生代競技與作品展”板塊,萬載夏布織造技藝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宋志學參加了傳統(tǒng)織造技藝項目競技大比拼,與來自全國的選手同臺競技并展示自己獨具特色的夏布作品,他嫻熟、獨到的技藝贏得現場評委和觀眾的認可,最終獲得此屆非物質文化遺產節(jié)“新生代手藝之星”獎,充分展示了該縣近年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發(fā)展的豐碩成果。
圖為萬載夏布制作。記者 朱淳兵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