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信息報訊(本報記者 朱淳兵 通訊員 朱國保)為落實“早關、全關、真關、穩關”目標。11月14日下午,隨著一塊煤礦井口封閉安全警示告知牌的釘掛,位于江西省瑞昌市樂園鄉張坊村境內的洋樂煤礦西副井井口被徹底封閉。至此,標志著該市僅有的一家煤礦企業被依法關閉,從此退出了產煤縣(市)的行列。
進入“十三五”期間,瑞昌市共有合法煤礦6家。根據國家、省市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相關文件精神和江西省“十三五”煤炭行業化解產能的總體目標要求(十三期間煤礦關閉退出80%),該市對煤礦化解產能工作非常重視。2016年4月,該市制定了化解煤炭過剩產能規劃,在九江市三個產煤縣(市)中率先開展化解煤炭過剩產能工作,通過嚴格控制煤礦企業復工、復產、召開煤礦老板座談會、與相關煤礦老板溝通、談心、對話、宣傳國家對煤炭行業化解產能的相關政策等一系列耐心細致的工作,引導煤礦有序退出,目標明確、措施過硬、責任到位、效果明顯,當年6月就有5家煤礦主動申請關閉退出,并于9月關閉到位,通過了省、地、縣(市)三級驗收。
到了2016年10月,瑞昌市僅存瑞昌市樂園鄉洋樂煤礦一家煤礦,原計劃該礦在2018年年底關閉,因該礦煤礦安全生產許可證到期未能及時延續換證,加之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經整改仍未達到復產條件。2016年12月,市安監部門責令停止一切作業活動,其間,該礦多次申請復工,安監部門均因該礦不具備復工條作未同意復工。
在此之后,該市雙管齊下:一是安監部門及所在鄉鎮加強了對其監管力度,不定期進行督查,密切關注動態,指派專人盯守,嚴防違規開工、非法生產。這樣一來,徹底打消了煤礦企業老板的僥幸、冒險和觀望心理;二是考慮到該礦實際,認為整改無望,復產無期,時間拖得越長,造成的損失越多,安全監管的難度越大。本著對企業負責,市政府、安監部門、所在鄉鎮相關領導多次與煤礦企業老板溝通、對話和勸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終于做通了煤礦企業老板的工作。
今年6月15日,煤礦企提交了關閉退出申請。7月18日該市人民政府作出了關閉決定。11月14日,該礦已拆除了井下設備、設施、礦井供電設施、地面機房配電房等建筑,封閉全部四個井筒(主井、東風井、西風井、西副井),懸掛了安全警示牌,落實了安全監管責任單位和責任人,至此,該礦已經關閉到位,瑞昌市已從產煤縣(市)行列中成功退出,提前三年超額完成了江西省“十三五”煤炭行業化解產能的總體要求,實現了“早關、全關、真關、穩關”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