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劉和平 江德隆
九江市柴桑區總工會根據所處區域特點,把握當前工會工作開展面臨的大好機遇,精心布局,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以大力開展“農民工入會集中行動”和“進園區、強基層、惠職工、促發展”活動為契機,積極打造“職工之家”,實現了工會工作的新跨越。
職工之家 為員工送上溫暖
近日,筆者在赤湖工業園“三師一室”內看到,工會聘請的專業人員(法律援助律師、工資集體協商指導師、健康工程師)正在熱情接待有需求的職工農民工,面對面向他們提供幫助,解決難題,免費咨詢指導。“職工如有相關問題,可以得到他們的盡心幫助和輔導。”赤湖工業園工會主席黃文干說。
柴桑區總工會充分發揮工會作為黨和政府聯系困難職工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時刻將困難職工的冷暖掛在心上,及時地給予幫助。元旦春節期間,共幫扶困難職工230人,發放幫扶物資共計25.24萬元。另外,本著特事特辦的原則,幫扶來信來訪的困難職工9人,幫扶資金3萬余元。
為了給職工的健康添一份保障,柴桑區總工會今年以來大力推動互助保障工作,大大提高了參保率。截至目前,共有4416名職工參加互助保障,參保額達到42萬余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0%,為少數職工大病等特殊困難提供一份保障。
職工權益 得到有效保護
近年來,柴桑區各級工會切實履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基本職責,以維權促進維穩,以發展和諧勞動關系促進社會和諧。
柴桑區牢牢把握“發展和諧勞動關系”主題,讓維權體制機制進一步完善,維權手段更趨多樣化。為切實維護廣大職工的合法權益,柴桑區總工會組織開展了一系列的維權工作,為廣大職工撐起了一片蔚藍的天。以“七五普法”、“工會就業援助月”、“農民工入會集中行動”為契機,走上街頭,深入企業,深入社區,深入一線,大力宣傳《工會法》、《勞動合同法》以及《江西省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等各類法律法規和政策。全年共調處涉及職工的勞動糾紛54起,為職工討回欠薪1476.78萬元。
職業競賽 提升職工綜合素質
近年來,柴桑區總工會緊緊圍繞“新工業十年行動”這一中心任務,把職工職業技能競賽作為提高職工素質、推動企業技術進步、促進經濟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以改革創新精神推動勞動競賽不斷向廣度和深度發展,最大限度地把職工群眾吸引和組織到競賽活動中來。
今年以來,柴桑區各級工會組織廣泛開展各種勞動技能競賽活動。在赤湖工業園、沙城工業園及規模以上企事業單位中開展了建功立業和“安康杯”競賽活動,瀝源整流設備有限公司、東正木業、英特科勝、博萊大藥廠等25家企業近3000名職工參加了競賽活動。全區規模企業90%舉辦了形式多樣的勞動、技能競賽活動,覆蓋了該區鄉鎮、兩個工業園和國有企業。4月份,在赤湖工業園雄基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舉辦了第二屆職工技能大賽,公司各車間、各崗位100多名職工參加了技能競賽。通過開展各種勞動競賽,有效提高了全區廣大職工的技能水平,為培養更多的知識型、技術型職工打下了基礎,為柴桑區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柴桑區總工會不斷創新工作模式,突出工會“維護”職能,堅持更好地為職工服務,團結動員職工共謀發展,促進全區又好又快發展,使工會真正成為職工們可以依賴和信任的“職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