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信息報訊(通訊員 曾 宇 攝影報道)多年來,作為窗口服務單位,江西省瑞昌市公共就業人才服務局根據“放管服”改革要求,創新工作思路,便民“刪繁就簡”三秋樹,服務“領異標新”二月花。多次榮獲九江市、瑞昌市文明服務窗口榮譽稱號。
基層服務“四通八達”。該市推進全市人社基層平臺標準化建設,在全市21個鄉鎮(村)、街道(社區)建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所,著力打造“15分鐘人社公共服務圈”,就近提供人社服務。公開招聘吸納大中專畢業生充實基層平臺服務隊伍,人員數量實現充分配置,人員結構實現不斷優化。通過“一對一”崗位輪訓、知識競賽等活動不斷提升人社基層平臺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業務經辦能力,為基層人社工作提供堅實的隊伍保障。
招聘網點“星羅棋布”。 除了在瑞昌市政府廣場、聯盛廣場、車站、中心鄉鎮等設立招聘服務點外,還采取“走出去”方式,多方謀劃,巧借平臺。組織多個招工小分隊去湖北陽新、武穴,景德鎮樂平、浮梁,九江縣港口,修水縣等地進行招聘宣傳活動,并參與當地的春季招聘專場會。春節后,還組織人員赴廣西、廣東、云南等地搭建招聘平臺。
創業扶持“全程跟蹤”。采用“一減二增三擴四跟”創業新模式。“一減”,即減去反擔保環節。“二增”即增加貸款經辦銀行,增加貸款貼息額度。“三擴”即擴大貸款申請對象,擴大擔保人范圍,擴大貸款貼息途徑。“四跟”即基層平臺政策跟進,經辦銀行誠信跟進,擔保人親情跟進,創業指導服務跟進。
扶貧聚焦“特殊群體”。 如今就業難的形勢下,普通人尚且難以完全就業,對于身有不便的殘疾人來說,更是雪上加霜。為此,瑞昌把目光焦點投入到社會弱勢群體殘疾人身上,用真誠關愛扶助殘疾人就業及自身的發展。今年來,人社局為殘疾扶貧人員開設公益特崗幫扶,鄉村開辦的農家書屋安排13名殘疾人做管理員;全市企事業單位特設門衛崗位安排體弱、殘疾人員1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