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紅軍戰士吳允中誕辰100周年 根據錄音與文字資料整理
一、去延安
1937年11月,我們一行三人從蔣管區輾轉奔赴向往已久的延安,同行的是汪金祥、方志純兩位同志。我和汪金祥是李克農同志寫的介紹信,方志純是葉劍英同志的介紹信。
在途中的交流中,方志純提到1934年間汪金祥在中央蘇區曾想要殺他,汪金祥說是有這回事。
方志純當時任中共閩贛省委常委兼黎川中心縣委書,汪金祥擔任過中央蘇區政府國家政治保衛局偵察部部長,方志純被懷疑是AB團,后被項英保下來了。汪金祥和方志純都是二十年代參加革命的江西弋陽人。
到延安后,我到陜北公學、馬列學院,汪金祥和方志純到中央黨校,抗戰期間,我和汪金祥從事過相似的工作。1938年初,方志純被派往蘇聯學習情報工作,臨行前還來和我告別過。汪金祥在中共中央社會部工作,解放戰爭期間擔任過中央東北局常委,社會部部長,公安部部長等職。
二、延安“搶救運動”
1943年7月中旬,康生乘毛主席集中全力對付蔣介石發動的第三次反共高潮、無暇顧及整風運動之機,在整風的審干工作中搞了個“搶救失足者”運動,大搞“逼、供、信”,制造了大批冤假錯案。7月3日毛主席指示停止“搶救運動”。8月初,周恩來同志回到延安,聽到“搶救運動”的一些情況,就擠出時間,連日和朱德、博古、洛甫、康生、李富春、彭真等同志交談,進一步了解了情況。他認為“搶救運動”違反了整風運動提倡的實事求是精神,背離了中央正確的反奸政策,夸大了敵情。而對國民黨內情況的無知也是其原因之一。“搶救運動”雖然停止了,但善后問題很大,要認真作好甄別平反工作。
為了幫助干部知己知彼了解國民黨內的情況,中央在楊家嶺禮堂召開干部會議,由周恩來同志作報告。他只拿著一紙簡單的大綱,講了兩天,詳盡地介紹了國民黨的三大特務組織和十四個主要派別組織的發展過程,主要頭目,組織和活動的現狀。
如此系統全面地表述與分析國民黨特務組織與幫派組織,這還是第一次。聽了他的這個報告,大家驚嘆和敬佩周恩來同志了解情況的深刻和全面,贊嘆他驚人的記憶力,參會的干部都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三、聆聽周恩來教誨
我有幸在革命戰爭年代和周恩來同志有過多次接觸,當面聆聽過他的教誨和指示。講一個例子。一次在談到隱蔽戰線工作時,他表揚了我訓煉記憶力的好習慣,他講述了自己親身經歷,強調了鍛煉記憶力的重要性,對我教育極為深刻。
1946年間,一次美國總統特使馬歇爾將軍在南京設晚宴接待周恩來,結束后,馬歇爾安排他的專車送周恩來回住所,由于周恩來連日工作疲勞,在車上睡著了。回到住處后發現隨身的筆記本不見了,估計是從西裝口袋里滑落在馬歇爾的車上了。筆記本上的其他內容并不重要,唯有在某頁用筆寫了一個“熊”字和電話號碼,周恩來意識到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一方面向馬歇爾查找筆記本,一方面準備立即安排轉移熊向暉,同時向中央報告情況并要求處分自己。
熊向暉是胡宗南(國民黨陸軍一級上將)的機要秘書,當時剛在南京結婚,胡宗南正準備保送他去美國留學深造。熊向暉是我黨優秀的情報工作人員,身份暴露將面臨生命危險。
正在周恩來采取緊急補救措施時,馬歇爾派人給周恩來送來了一個封有火漆的信封,拆開后筆記本就在其中。周恩來分析,馬歇爾一定是拍攝了全部內容,但沒有向國民黨方面透露,原因是在國共和談中想保持美國中立的形象不愿背上偏袒國民黨的名聲。
經過各種渠道以及1947年保衛延安的戰爭都驗證了周恩來的正確分析,熊向暉的身份沒有暴露。1947年國民黨進攻延安之前,他巧妙地送出 “閃擊延安”、“西安軍事會議”等諸多重要情報,為挫敗國民黨反共陰謀、保衛黨中央作出了極大的貢獻。被毛澤東譽為“一個人能頂幾個師”。
周恩來用這個事例教導我:干這一行,用腦子記東西非常重要。我敬佩周恩來同志超人的記憶力和嚴于律己的精神。從此我一直努力鍛煉自己的記憶力,至今雖然年紀大了,但對電話號碼也能過目不忘。
1984年12月重返延安棗園毛澤東同志舊居
四、溫土秀同志之墓遷葬的回憶
革命老人賀煥文、溫土秀的兒子賀敏學、女兒賀子珍、賀怡,早在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就參加了革命。老人們由于同情、支持兒女們的革命活動,遭受了反動派的種種迫害,后來輾轉來到中央蘇區。主力紅軍長征后,他們為掩護賀怡,隨她轉移到白區。1938年賀煥文病故后,溫土秀在黨組織幫助下到了延安,1940年病逝。1944年賀怡把她遺骨安葬在延安城東門外飛機場附近的一個山麓,墓地和周圍其它墳墓一樣,沒有什么特殊。1944年因墓土常被人挖掘,墓碑已倒塌。賀怡同志向組織提出要求遷葬,得到批復。毛主席也同意。
賀怡要在墓前立塊石碑。要我寫一篇簡短的記述溫土秀同志生平事跡的碑文,用正楷謄出來,刻在石碑上。我當時因肺結核病在休養,正在利用休養機會學些古文,就仿效古代墓志銘的格式,用文言文寫了一篇簡短的碑文。
石碑的正面寫的是“革命的媽媽溫土秀之墓”。旁邊一行較小的字(漢字)內容是:生卒年月,盡瘁而亡。原墓因山水沖涮,“狐鼠為害”,墓土坍塌,故遷葬新地,使九泉得安,等等。
寫成后,賀怡拿去給毛主席看過。據賀怡告訴我,毛主席看出來是小老表寫的,表示同意,賀怡就拿去刻碑了。
1947年胡宗南軍隊進入延安后,把老人的墳墓挖開,骨頭拋散,石碑打碎。反動派的殘暴行徑令人發指。
說明:2005年12月31日,賀敏學同志的女兒賀小平,賀怡同志的女兒賀海峰到家里來看我父親,談到1986年賀敏學通過組織在延安多方查找得知,溫土秀的遺骨被延安當地的一位百姓收藏保管,延安政府將溫土秀同志遺骨遷葬至延安四八烈士陵園。
左起:賀海峰,崔銘,賀小平,吳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