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信息報訊(本報記者 朱淳兵 本報江西信息采集中心 余振華 攝影報道)最近一段時間,在贛北山區的一些新農村,家家戶戶開始采用一種新式干凈衛生的節能柴火集成灶,就象城市家庭的廚房,無煙、無塵、節能、環保,而且能做出一桌充滿柴火味的可口飯菜,讓大家能找到兒時“媽媽的味道”。而這種節能柴火集成灶,是當地一名叫談榮瑞的小伙子所發明。
1982年7月出生在瑞昌市洪一鄉吳家村萬玨自然村的談榮瑞,初中時期,就特別喜歡上物理課,物理成績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正因為物理成績好,談榮瑞特別喜歡搞點小發明。初中畢業后,談榮瑞先后當過兵、打過工、當過電子廠的廠長,并自學取得機電方面的大專文憑。在深圳一家電子廠打工期間,他的發明天賦漸漸地顯露出來。
從小生活在農村的談榮瑞知道,對于廣大農村農民來說,多年的生活習慣除了種田養牲口,最多的就是在土灶上燒柴做飯、火炕取暖了,這已經成了農村生活的一部分。然而,土灶都是依靠燃燒一些柴禾來為大鍋進行加熱,雖說這樣做出的飯菜會比較好吃,但是燃燒的東西會對環境造成污染。
在深圳呆了一些年后的談瑞榮,特別想念兒時媽媽給他做的飯菜,而這種飯菜,如今只能在春節期間偶爾回鄉下享受幾餐,總感覺農村柴火灶燒的飯菜就是香??墒寝r村傳統的柴火灶,濃煙多、灰塵多、不干凈、不節能,一桌10多人吃的飯菜,至少得燒上百斤的柴禾。
談榮瑞清楚地記得,小時候,每到做飯時,自己就坐在泥土砌成的柴火灶旁幫忙。媽媽在廚房里忙劈柴、炒菜、煮飯,他就在灶頭前幫忙添柴火。總覺得煙熏火燎的廚房,系著圍裙的母親,大鐵鍋煮著的飯菜,才是家里最溫暖的味道,熱騰騰的蒸汽,從鍋蓋邊緣冒出,滿廚房都是飯菜的香味。
那時候,灶火四壁被煙熏得黑漆漆,燒火時不小心碰到上面,手就會被染黑,搞不好臉也會被染成小花貓;柴火有干的樹枝,也有麥稈、玉米桿等,抓一把塞進去,噼里啪啦地就燃開了,大自然的美味也彌漫開來。灶膛前閃爍著的火苗,舔著鍋底,也映著媽媽慈祥的臉龐,火燒得旺的時候,在灶膛口竄動著,還會撲向早已被熏得黝黑的墻面。
“現在全國都在搞新農村建設,農村的房子越來越漂亮,我也得為新農村建設做點什么?!”談榮瑞意識到,隨著時代的發展,早在很多年前土灶由原來的土和泥砌的改成了用磚去壘,這樣首先密閉性和牢固性都得到了提升,由于現在農村發展的越來越好,家家戶戶都把房子修建得像一棟棟小別墅,這個時候再去砌一個傳統的土灶,就會顯得有點不太美觀。
“盡管現在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很多農村建新房已經用起了現代廚房,但總覺得柴火燒出來的飯菜格外香甜,是現代廚房無論如何都比不了的?!闭剺s瑞跟幾位從小玩大的小兄弟說出了自己的想法,“現在全國都在普及新農村建設,如果能發明一種節能、環保、無煙、無塵的柴火灶該多好?。?!既能做出柴火味的飯菜,又能節約成本,還讓農村‘土灶臺’自然淘汰!”。
經談榮瑞這么一說,同村的談際輝、談際煌、王海濤等幾位兄弟隨即響應。從小就愛發明的談榮瑞,決定從改造傳統的柴火灶動起了腦筋。
談榮瑞是個敢想敢干的人,只要他想干的事,九頭牛也拉不回。他利用工作之余,開始在傳統的土灶上進行不斷改良做文章,灶臺、隔離桶、集煙室、排煙孔、分隔圈、進風室、進料口、灶門、灶膛、爐橋、配重坨、擋灰板、灰斗、照明、擋油煙板、濾油網、吸油煙倉、鍋體、排柴煙管、進風孔、三通調風閥、排油煙管、風機、開關……幾十道工序,道道工序都想了個遍,反復論證。
當第一臺節能柴火集成灶制成并放在自己家里用后,十里八村的村民都趕到他家里參觀。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竟然在節能柴火集成灶取得了多項國家專利。
2018年,九江出口加工區管理局到深圳招商引資,就對談榮瑞的節能柴火集成灶項目有了極大的興趣。在談際輝、談際煌、王海濤幾位兒時的兄弟的幫助下,很快,九江焱林節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落戶九江出口加工區,并對節能柴火集成灶進行批量生產。
談榮瑞發明的節能柴火集成灶剛上市,立即受到了國內市場的追捧,山東、安徽、湖南、湖北等地的訂單不斷飛來。
第一次走進九江焱林節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節能柴火集成灶的樣板廚房,談榮瑞親自在廚房內給記者演示,燒火時用電子打火,灶膛內的火焰特別旺盛,比液化氣灶的火焰還旺,由于柴禾在灶膛內得到充分燃燒,能聞得到柴火味,卻看不到炊煙,也看不到灰塵,一桌10來人吃的飯菜,很快就完成,前后不超過5斤柴禾。
“目前,我的節能柴火集成灶,已經在九江地區各個縣區都有自己的分銷點,大部分省市有了自己的代理商。中國的人口絕大多數來自農村,農村人有用柴火灶的傳統,節能柴火集成灶對于新農村來說,市場前景十分廣闊。我的想法就是讓所有的農村人都能在不見炊煙的情況下,用更干凈衛生的灶臺做出‘媽媽的味道’。”工作務實的談榮瑞笑著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