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通訊員 潘少雄)市場信息報江西信息采集中心報道:近年來,隨著江西綠色崛起步伐不斷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湖岡臺山莊在宜春市各級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以王志雄為首班子成員的奮力拼搏下,全體員工同心同德,堅持科學發展觀,與時俱進,揮灑汗水,奉獻智慧,自2003年從宜春市公路直屬分局辭職下海以來,瞄準打造綠色山莊不松勁,在創建綠色山莊中,創造了一頁頁嶄新的歷史,譜寫了一曲曲輝煌的樂章。如今,一個美麗的原生態莊園展現在世人面前,成為一個休閑娛樂、會議的“風水寶地”,軍人出身的共產黨員王志雄的所作所為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贊譽,先后被評為全省交通系統“勞動模范”、“全國青年文明號”優秀負責人、“全國百強道班”優秀負責人等榮譽稱號。2016年,王志雄當選為宜春市中共人大代表。
湖岡臺風景。通訊員 潘少雄 攝
凄婉愛情故事發源地
從宜春市區驅車7公里,進入城南,盡收眼底的是起伏綿延的黛色的山巒,秀美的湖岡臺山峰靜靜聳立其中,像是在述說著一個凄婉的古老愛情故事。
傳說年輕貌美的夏云姑娘娘在沒入宮之前,因家境貧寒,每天都要上山去農忙,她最喜歡去的地方就是華山。她喜歡華山的風景如畫,鐘靈毓秀,竹林翠鳥,山間小溪,在那里,她可以忘掉所有煩惱與憂愁,并且內心一直有一種期待,期待在那里遇見一生中絕美的愛情。
這天,她獨自來到華山挖竹筍,覓著林蔭小道,來到了一個風清云靜的地方-----華山庵,口渴的她想進去討口水喝,此時僧人正在念經拜佛,顯得特別安靜,唯獨只聽到泉水叮咚的聲音。夏云姑聞聲而去,發現華山庵煉丹池有一處潺潺流水的清泉,清澈見底,便俯下身去細細品嘗,此泉甘甜潤喉,頓覺精神奕奕;僧人迎面微笑而來,看到如此清澈的女子,便知此女非凡,行了個佛禮,說:“此乃云姑娘娘,鄧仙在此恭候多時。”夏云姑詫異地詢問僧人為何如此稱呼小女子,僧人用凝重的眼神望著云姑:“此乃天機不可泄露,受命于天,繁華落盡,桔梗花開,望云姑娘娘珍重。”正當云姑還在感覺揶揄之時,鄧仙已駕云而去!云姑帶著一臉的迷茫獨自離開了華山庵繼續前行。
到半山腰,從不遠處傳來馬蹄聲和歌聲,山歌嘹亮,響徹山谷,云姑越聽越心情激動,臉色越發紅潤,情不知所起,尋著茶馬古道,傾歌而去。
在半山腰的茶園,云姑看到了一個高大俊朗,正在曬茶葉的男子,此時這位男子停下手中的活望向云姑,他從來都不知道一個女子竟會美成這樣,陽光之下,她的烏絲閃耀迷人。當她轉身與自己的眼光相撞時,他覺得自己的心似是要跳出來,自己這是找到了嗎?那個陪伴自己一生的人!云姑也望向他的黑眸,里面平靜無一絲波瀾,卻深邃地迷人,那里倒影著她的身影;她突然笑了,是啊,自己找了這么久,現在終于找到了一個眼里有自己的人。
這名男子叫湖崗!是居于華山的一位采茶郎,因得高人指點,在此潛心修行,或許,在
沒有遇到云姑之前,他不懂什么叫“一見鐘情”!
就這樣,兩個情竇初開的善男信女相愛了,但彼此還是保持著那份純真,美好的時光就
這樣流轉于華山的青山流水間,桃花也盛開得格外美麗!
這天,云姑在石橋下放鴨子,一陣風吹過,吹掉了頭上的斗笠,在縷頭發的時候,正巧被為皇宮選宮女的張公公看到,張公公駐足于石橋上凝視于她,經過一番一遞一答,張公公覺得此女子乃宜春不可多見的一才女,滿心歡喜的想把云姑選進宮中。云姑是一位善良又孝順的女孩,為了改善家境,能讓父母滿足溫飽,在愛情與家庭的抉擇中,不得不放棄自己心中那份純潔真摯愛情,選擇了進宮。
在離開宜春去京城前一晚,也就是七月初七,她來到了華山與湖崗見面,含著淚水哽咽著將此事告訴了自己心愛的人,湖崗聽完,淚如雨下,不相信這是真的,但當時的那個朝代,愛情無法自己做主,便痛不欲生的與云姑分別。在臨別之時,兩人約定每年七月初七希望能夠在華山見面,湖崗把自己種在華山最美麗的千年紅豆杉的紅豆親手送給了云姑,以此為信物,彼此不相忘,或許,這一離別,將永生不見;又或許湖崗心里明白,有一種愛叫做“放手”。
但這一離別,真的就成了兩個人的絕別,就在云姑進宮不到一年,湖崗郁郁寡歡,日夜思念自己心愛的云姑,茶飯不思,終究沒能在見到云姑最后一面,抑郁而終。
且說云姑進京之后,宮中的爾虞我詐讓她學會了保護自己,但心里始終無法忘記湖崗對她深深的愛戀,但也只能把自己這份愛深深的埋藏在心里,不能表露。云姑在宮里很快就被皇太后看中,從做皇太后的貼身侍女,到最后太子趙昚的太子妃,次年,趙昚登基稱帝,云姑隨即成為正宮娘娘,封為成恭皇后。
云姑貴為皇后,榮歸故里,她沒有忘記對湖崗的念想,便去了華山,遇見了那位在華山庵的鄧仙,鄧仙便把湖崗的離去告訴了云姑皇后,并告訴云姑皇后在得到的同時,也失去了許多。為了不讓云姑皇后太傷心欲絕,鄧仙便告知云姑皇后,湖崗離去的那天,受到感動的鄧仙便在煉丹池里取了一枚仙丹,含在湖崗的口里,湖崗的身體變隨云而去,化作了天上的北斗七星“玉衡”。為了紀念這份還未真正開始的愛情,云姑皇后便把華山封為“湖崗臺”,每年七月初七云姑皇后都會在湖崗臺的朝斗石下仰望星空,看著北斗七星最亮的那顆“玉衡星”,希望千年以后,你我能夠相愛相守!
時至今日,這個愛情傳說廣為流傳,人們為了紀念云姑和湖崗的萌芽愛情,每年的七月初七,年輕的善男信女都會云游此地,來見證他們的愛情盟約!
訪古探幽好去處
不朽的愛情故事仍在代代流傳,湖崗臺也隨著時間的推移沉淀了歷史的滄桑。以景致清雅著稱的湖岡臺,自古以來探幽覽勝者絡繹不絕,因而不乏古時文人的詠嘆,也留下了具有歷史價值的名勝古跡。
史料記載,漢武帝元光年(公元前129年),長沙定王劉發之子劉成為宜春侯,后來劉成加封春臺、仙女、梳妝、鳳凰、湖岡為宜春“五臺”,湖岡成為“五臺”之一。
古人登臨湖岡臺,憑吊仙跡,飽覽勝景,留下了不少題詠。清代黃在中、易家驪、袁起涵、梁穆、顧岱等均有詩文,以記其勝。清代袁一菁《湖岡臺》詩云:“鄧仙留舊跡,湖岡照丹臺。黃鶴飛青冥,金花黯劫灰。石目朝頭掃,鳥共采芝來。翹首談徑座,曇云撥不開。”
湖岡臺有很深的宗教歷史淵源,在晉朝時期曾是道教圣地方,后演變成佛教之禪宗圣地。在宜春佛教史上一度頗有名氣。
因而山上不乏宗教古建筑,如歷時四個朝代的名勝古跡“玉宇梵宮”、“瑤金庵”遺址。此外,湖岡臺山頂還有一處高數丈,四壁如削的朝頭石,山間分布著許多佛塔。這些宗教歷史古跡,讓游客在欣賞山間美景的同時,還能體驗訪古的樂趣,此種心境真是妙不可言。
山上不乏歷史的痕跡,山下也有古時的印跡。湖岡臺山下的南廟鄉,坐落著歷史悠久的南廟古村落。站在湖岡臺眺望,周邊蔥郁的山脈與山下古村連成一片,美景盡收眼底,令人心曠神怡。
今天,湖岡臺的歷史文化價值重新得到開發利用,歷史遺跡也陸續得到修復,湖岡臺將以嶄新的面貌出現世人面前,是訪古探幽的好去處。
絕佳休閑療養勝地
12月底的一個暖陽冬日,記者驅車前往湖岡臺山莊,出了宜春市區,沿著通往山間的水泥馬路,蔥郁的山林在眼前掠過。大約十來分鐘,眼前豁然開朗,似乎進入了山間的“世外桃源”,一片開闊之地映入視野,心境瞬間敞亮開來。山上茂林修竹,樹木蔥郁,美不勝收。
走進湖岡臺山莊,一顆顆紅豆杉像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山莊的每個角落,成為山莊的一道獨特亮麗的風景線。一條由低向高的梯式人工小河流一直延伸至酒店的亭臺水榭。清澈見底的小河里魚兒歡快地游來游去,臥龍式小水車正埋頭訴說著遠古的農耕文化。靠近酒店的河道旁,一輪水車在源源不斷地竹筒水的喂養下,“吱呀吱呀”歡快地旋轉著迎接前來觀光的客人。庭院式的酒店古香古色,雕琢華麗,前面是一片芬芳斗艷的花草樹木,右側假山噴泉,左側小橋流水,后面怪石林立。酒店通過紅色回廊連接廚房,廚房前的回廊上掛滿了臘雞臘鴨,散發出誘人山間農家的的芳香。
在山莊的地下室,記者看到,KTV、3D影廳等休閑娛樂設備一應俱全,游客置身山水自然中仍能享受到現代娛樂帶來的樂趣。另外,山莊的書畫創作室里或擺放或懸掛著書畫名家的各種作品,讓人切身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氛圍,帶給人不一樣的雅趣與閑適。
湖岡臺主峰海拔高度405.5米,山勢雄偉,山上茂林修竹,氣候溫暖濕潤,有多泓山泉小溪。山莊里,一眼古井靜靜地傾聽山間的幽靜,記者忍不住捧起了一口古井的山泉,一股清新甘甜沁入心田。
來到湖崗臺山莊,置身塵囂之外,盡享大自然的恩賜,是觀光旅游、休閑、療養的絕佳勝地。
休閑旅游觀光標志景點
湖岡臺山莊隸屬宜春市湖岡臺農業旅游觀光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于2015年6月,目前已打造成宜春當地規模最大的休閑觀光山莊之一。
湖岡臺山莊創辦人王志雄向記者介紹:“湖岡臺山莊緊緊圍繞農業生態休閑這個中心,突出生態的特色,通過高起點、高標準建設,因地制宜將山地的生態、農業科技、休閑度假結合起來,構建生態氣息濃、文化內涵好、充滿生機情趣、具有個性化特色的農業生態休閑園區。”
在上述理念的指導下,將農業生態休閑項目經營分為農產品加工廠、酒加工坊、多功能展示廳、四A旅游景區建設、景區內游步道、仙居林道教文化體驗休閑旅游區、種養基地等功能區。
其中,四A旅游景區建設總占地面積320畝,包括煉丹爐、煉丹池、景觀臺、花園式農家小院2個、旅居小木屋50棟,供游客在此游玩、休閑、休憩。仙居林道教文化體驗休閑旅游區占地面積240畝,包括道長練功之地、道醫治療中心、素食堂、藥膳房、宿舍、游客接待中心。種養基地占地面積400畝,包括果園生態雞養殖區、森林生態雞養殖區、遍山綠濃森林防護區、農事體驗區、飛禽走獸養殖特色區、花果飄香觀光采摘區、精品雞養殖區、有機蔬菜種植區等。
2016年3月份,湖岡臺山莊種植荷花280畝,產蓮子兩萬多斤,成功舉辦袁州區首屆荷花藝術節。目前,湖岡臺山莊已成功舉辦多種大型節慶活動,成為在宜春具有明顯示范帶頭作用的農業生態休閑觀光山莊。此外,湖岡臺山莊已經納入宜春市書畫家創作基地以及國學講堂,成為宜春傳統觀光旅游和養生文化旅游的標志性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