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99热这里只有精,在线网站av,一本大道在线一本久道视频,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污网站视频

報社公告: 江西德興招商引資實現首季開門紅【投票】2017.3.15.江西消費者滿意度調查候選醫院【投票】2017.3.15.江西讀者滿意度調查候選學校2017.3.15.江西讀者滿意度調查候選學校公示2017.3.15.江西讀者滿意度調查候選醫院公示市場信息報社工作證件申領登記表
當前位置首頁新聞中心
南昌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開幕 敲定2017年經濟發展目標
來源:中國江西網 作者:李運輝 時間:2017-02-09 
南昌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開幕
GDP增長9% 南昌敲定2017年經濟發展目標(組圖)
2017-02-07 11:49:00  來源:中國江西網  
編輯:朱玉琴  作者:
字體:   | 大江論壇 | 評論(0) 
新聞熱線:0791-86849275

2017“南昌兩會”



南昌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江西前湖迎賓館隆重開幕
南昌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江西前湖迎賓館隆重開幕
南昌市人民市長郭安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南昌市人民市長郭安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

2月7日,備受矚目的南昌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江西前湖迎賓館隆重開幕。

南昌市市長郭安作政府工作報告。

記者從會上獲悉,2017年南昌市將大力實施工業倍增計劃,力爭到2020年工業主營業務超過3000億元。推進滕王閣、萬達文化旅游城、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創建國家5A級景區和梅嶺創建國家旅游度假區。

大會上,郭安表示,南昌將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加強房地產市場運行監測和供需雙側調控。


南昌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江西前湖迎賓館隆重開幕
代表們認真閱讀政府報告

剛剛過去的2016年,南昌市面對錯綜復雜的形勢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不斷開拓進取、真抓實干,頂住了經濟下行的巨大壓力,各項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回顧2016: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619元增長8.4%

2016年,南昌各項主要經濟指標保持了平穩較快增長,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354.99億元,增長9.0%;財政總收入790.8億元,同口徑增長12.9%;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402.2億元,同口徑增長11.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619元,增長8.4%,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52元,增長9.2%。

2016年,南昌財政總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等指標增速全省排名前移了1位;財政總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際利用外資等4項指標占全省比重分別較2015年底提高了1.0、0.7、0.7、0.1個百分點。

2016發展:

九大重點產業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357.13億元

2016年,南昌現代制造業蓬勃發展,九大重點產業累計完成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357.13億元,同比增長9.1%。其中電子信息產業實現快速增長,食品、汽車等產業總量持續攀升,汽車產業突破800億元,光電產業累計完成主營業務收入500億元,同比增長30%。預計南昌全市工業園區實現主營業務收入為4800億元,其中高新區1900億元、經開區1110億元、小藍經開區1100億元。

同時,vr產業基地創新孵化中心正式啟動,50余家企業簽約入駐。全省金融商務區升級步伐加快,落戶各類金融企業215家。昌九一體化有新的突破,實現住房公積金貸款一體化,昌、九兩市戶口遷移實現“一站式”辦理;昌撫一體化有序推進。

城市建設力度不斷加大,昌九高架一期工程、昌九大道、七里崗互通立交、南京東路道路改造和九洲高架全線通車;軌道交通2號線、3號線加快建設、4號線已經進入招標階段;舊城改造共投入140億元,完成改造戶數2.6萬戶。同時,41個停車場順利完工,投入使用泊位數7935個。

2016民生:

籌集資金約220億用于28類510項惠民便民利民工程

2016年,南昌民生投入力度不斷加大,南昌共籌集資金385億元用于教育、醫療、社保、保障性住房、城鄉社區事務等民生工程,籌集資金約220億元用于28類510項惠民便民利民工程,切實解決了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痛點、難點問題。

南昌市貧困人口由4.65萬減少到2.4萬,貧困村由80個減少到49個,貧困發生率由1.8%下降到0.95%,圓滿完成扶貧任務。

教育方面,新增公辦幼兒園34所,69所轉辦為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南昌公辦、普惠性幼兒園學位數達1萬余個,占比提高75%。全市新增中小學用地面積620畝,新改擴建校舍20萬平方米。民辦學校發展到65所,在校生7.8萬人。 

會議指出,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之年,也是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南昌市將努力打造富裕美麗幸福江西的“南昌樣板”,為把南昌建設成為工業文明、城市文明、生態文明融合發展的現代化城市奠定堅實基礎。

2017年,南昌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9%左右;財政總收入增長6%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口徑增長6%左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左右;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5%左右。

2017規劃:

接待旅游總人次突破1億總收入破1000億

2017年,南昌市將大力實施工業倍增計劃,力爭到2020年,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1600億元,高新區、經開區兩大開發區主營收入超過3000億元,小藍經開區主營業務收入超過2000億元,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食品產業超過2000億元。

同時,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力爭到2019年,戰略性新興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占全市工業總量比重提高10個百分點以上;戰時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全市工業增加值比重超過50%。大力發展電子信息產業,充分發揮高新區、經開區、臨空經濟區、青山湖區集聚效應,加快打造“南昌光谷”將南昌打造成為全國有重要影響力的LED產業基地和移動通訊終端產業基地。

此外,大力推動向塘鐵路物流樞紐和陸路口岸、昌北多種交通方式銜接的物流樞紐建設,積極推進全國物流標準化試點項目建設,全面完成省級城市配送試點項目建設。加快打造“南昌慧谷”積極推動中航長江設計師創意產業園、江西慧谷·紅谷創意產業園、中國(南昌)虛擬現實VR產業基地、699文化創意產業園等產業項目建設,集中力量打造數字創意、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區。

加快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公園和華僑城大型綜合文化旅游等項目建設,推進滕王閣、萬達文化旅游城、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創建國家5A級景區和梅嶺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推出一批精品旅游線路,力爭接待旅游總人次突破1億,旅游總收入突破1000億元。

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

今年,南昌市將突出提升改革成效,以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120條政策措施為具體抓手,全面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推進“三去一降一補”,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三單一網”改革,加快流程再造,提高審批效能,推動政務服務網向鄉鎮(街道入村(社區)延伸。

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的定位,加強房地產市場運行監測和供需雙側調控,建立健全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進一步深化國資國企改革,穩妥開展職業經理人、混合所有制改革及員工持股等改革試點工作。大力推動中心鎮擴權強鎮改革。積極爭取創建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城市,加大失信懲戒力度,進一步增強全社會誠信意識不斷改善提升發展軟環境。

加快城市“三環”及“十縱十橫”、攬山入城路網建設

2017年,南昌市將圍繞建設宜居宜業現代化城市,大力推進九龍湖新城、儒樂湖新城、瑤湖新城、望城新區建設,統籌推進洪都新城、朝陽新城建設,加灣里融入主城區步伐。深入推進棚改舊改、城中村改造,對老城分片區進行改造,推進青山湖西岸、臨江商務區、洪都文化創意區、壇子口服務業繁華區建設,規劃建設一批城市交通樞紐型服務務業集聚區。

切實加快城市“三環”及“十縱十橫”快速路網、攬山入城路網等重大基研礎設施建設。全力推進洪都大道高架、昌南大道改造、昌九大道改造二期等項目,完成沿江南北大道快速路、紅谷隧道、繞城高速公路南外環建設工程,力爭開工建設西外環繞城高速公路、二七隧道項目,形成“覆蓋城區、環網結合、互聯互通”的城市快速路網系統。

加速推進軌道交通建設,確保2號線南延段今年8月建成通車,3號線完成所有站點的主體圍護結構施工,4號線正式開工建設。優先發展城市、城際公共交通,加快推進“公交都市”創建工作,切實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分擔率。


力爭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100%

南昌市將按照“整潔美麗,和諧宜居”的目標,2017年,著力推進2000個左右新農村村點的“七改三網”建設,建設一批中心村“8+4”公共服務項目,重點推進南昌綠谷“兩區一廊”沿線以及貧困村新農村建設全覆蓋,力爭用三年時間實現新農村建設“掃一遍”。

同時,加強工業企業水污染防治監管農村飲用水源環境監管、污水處理廠建設與管理和鄱陽湖環境保護,大力開展沿湖沿線村鎮生活污水畜禽養殖污染、農業面源污染和工業污染整治,力爭主要江河(贛江、撫河)斷面水質達標率高于92%,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到100%。

加大贛撫尾閭綜合整治工程推進力度,續建贛東大堤風光帶、梅湖景區花博園改造提升、烏沙河綜合整治、撫河故道末端蓑衣莢水生態治理等工程建設。

確保南昌市24萬貧困人口全面脫貧

2017年,南昌市將圍繞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目標,大力實施富民增收計劃。進一步提高城鄉低保鄉低保標準,提高企業未參保退休職工人均養老生活補助標準、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補助標準,努力提高一線職工特別是農民工及其他普通職工的工資水平。力爭南昌市總體工資水平在全國省會城市進位,人才報酬全省第一,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省第一,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7730元和16370元。

同時,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最重要的政治任務,大力實施精準扶貧,全力推動光伏扶貧、保障扶貧、安居扶貧、結對幫扶、村莊環境整治、主要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等七個全覆蓋,實施光伏扶貧54個村站和1760個戶站建設,確保全市24萬貧困人口全面脫貧、49個貧困村全部退出,實現率先在全省全面脫貧的目標。(李運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