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99热这里只有精,在线网站av,一本大道在线一本久道视频,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污网站视频

報社公告: 江西德興招商引資實現首季開門紅【投票】2017.3.15.江西消費者滿意度調查候選醫院【投票】2017.3.15.江西讀者滿意度調查候選學校2017.3.15.江西讀者滿意度調查候選學校公示2017.3.15.江西讀者滿意度調查候選醫院公示市場信息報社工作證件申領登記表
當前位置首頁市縣動態
新余:公立醫院改革破解“看病難看病貴”難題
來源:新余日報 作者:馮靖雯 時間:2017-02-13 
公立醫院改革涉及面廣、關聯性強,是醫改的重點難點,也是解決人民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關鍵。自2014年列入全國第二批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試點城市以來,我市加快管理機制創新和運行機制改革,出臺“1+71”個配套文件,涵蓋城市公立醫院改革七大方面。
破除“以藥養醫”舊機制,調整醫療服務價格,充實鄉鎮衛生院人才隊伍,建立“雙向轉診”快速通道,推進“互聯網+慢病管理”試點,加快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在諸多改革措施之下,我市醫改成效顯著,在國家城市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效果評價中名列第一。
破除“以藥補醫” 建立醫院運行新機制
2015年4月18日起,市直3家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加成,減少藥品加成收入2941萬元。藥品加成取消,又將通過什么方式來補償?我市的做法是調整醫療服務價格。我市共調整醫療服務項目價格170項,其中上調156項,下調14項,調增醫療服務收費總量2915萬元,略低于取消藥品加成收入總量。數據顯示,2015年4月18日至年底,市直3家醫院藥占比31.27%(不含中藥飲片),同比下降8.36個百分點;2016年1-11月,藥占比29.84%,較上年下降1.43個百分點。
擠壓藥品耗材水分,騰出空間理順服務價格。以市為單位,推行藥品耗材“三統一、一規范”管理,即統一采購平臺、采購目錄、配送企業,規范招標采購程序。1053個非低價藥品平均降幅12.74%,擠壓藥品采購“虛高”價格2692萬元。推行醫用耗材網上陽光采購,網上采購醫用耗材1687個品種,平均價格降幅16.7%,節約采購金額1241萬元。遴選藥品集中配送企業5家、醫用耗材集中配送企業10家,扭轉了以往藥品配送企業存在的“小散亂”現象。僅2014年,市直三家公立醫院減少藥品采購總額1000萬元,相當于為醫保統籌基金節約400萬元,減輕群眾負擔600萬元。
為確保過程嚴格監管,我市選擇50種藥品和100種耗材進行跟蹤監測,建立藥品耗材價格公示制度、企業黑名單制度。對列入商業賄賂不良記錄的違規企業,禁止進入本市采購市場。此外,我市嚴格落實政府投入責任,保障公立醫院良性運行。
緩解“供需矛盾” 構建分級診療新模式
分級診療新模式,提升基層服務能力是重要環節。通過選派衛生人才服務團到縣級醫院掛職服務,選派專家到鄉鎮衛生院開設預約專家門診,進社區開展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巡診,逐漸將小病和慢性病普通門診下移至基層。二級以上公立醫院與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利益共享、業務協作”的醫療聯合體,鄉鎮衛生院與村衛生室實行聯合辦醫。通過資源縱向流動,帶動雙向轉診。每年籌資500萬元,用3年時間建設300個標準化村衛生室。
通過醫保支付傾斜基層、雙向轉診引向基層、用藥目錄兼顧基層、福利待遇優先基層等政策杠桿,引導患者有序就醫。推行鄉村醫生養老保險、醫療責任保險,保障“老有所養”,防范執業風險,穩定“網底”隊伍。
合理把控公立醫院床位總數、崗位總量、工資總額,逐步弱化市辦醫院小病和慢性病普通門診,優先發展重點學科、特色醫療,提升解決危急重癥疾病能力。鼓勵發展社會資本辦醫,放寬舉辦主體、服務領域、大型設備配置等,增加服務供給,豐富服務層次,激活競爭活力。
推動“放管結合” 完善人事薪酬新制度
按照政事分開的要求,理順部門職責權限,把該管的事管好、該放的權放掉。我市出臺《關于規范市直公立醫院崗位編制管理的通知》,以服務人口核定床位數,以床位數核定崗位總量,控制崗位總量,促進成本控制。強化崗位設置管理,合理設置崗位及聘用條件,開通職務晉升“綠色通道”,激勵各類人才立足崗位、創優業績。制定《市級公立醫院職工工資總額管理辦法》,合理核定公立醫院績效工資總量和醫務人員收入水平。推行院長年薪制,下達院長年度目標管理責任書,強化院長代表政府對醫院的管理職責。落實公立醫院用人自主權,對醫院緊缺、高層次人才,開通“綠色通道”,按有關規定由醫院予以招聘錄用。
培育“核心能力” 筑牢改革支撐新體系
我市全面實施住院醫師、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擴大緊缺專業人才培訓規模。每年籌集學科與人才建設基金200余萬元,重點支持名醫工作室、省市共建學科、市級醫學領先學科、省縣共建學科、省級重點中醫專科和新興優勢學科建設。對學術技術帶頭人、重點學科帶頭人及業務骨干,通過“單位選派、政府與單位資助”方式,選派到國內外知名院校、醫院進修培訓。遴選一批優秀青年醫學人才,采取“臨床帶教培養、定向進修培養、科研能力培養”方式進行重點培養。
在加快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方面,我市先期投入2200萬元,啟動市人口信息綜合管理平臺建設,初步搭建健康檔案、電子病歷等醫療信息共享服務平臺,利用互聯網提供在線預約診療、診療報告查詢、影像膠片自助打印等便捷服務,80%以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上級醫院建立了遠程會診系統。(記者馮靖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