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信息報(本報記者 朱淳兵 通訊員 曹珊珊 攝影報道)“各位老師好,我是七(1)班講解員談可心,這里是我們班級的‘創意文化墻’,共分4個版塊……”6月11日下午,正值瑞昌市洪一學校“校園創意文化墻”評比的日子,當學校“校園創意文化墻”考評小組一行走到該校七(1)班時,該班級的講解員談可心同學向評委老師詳細地介紹了自己班級創意文化墻的設計與創意。
記者注意到,該校的“校園創意文化墻”獨具特色,各個年級、班級的文化墻,沒有統一固定的模式,都是由各年級的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動手制作,創造出一個個“別有洞天”的新設計,一曲曲創新與色彩的和諧樂章,一段段洪一學子與美好校園的精彩對話,正伴著青春的腳步向大家走來。有創意更有新意的作品,一草一木都會說話,每個角落都能育人,為校園營造濃濃的文化氛圍,成了校園內一道靚麗的風景,吸引人們的駐足觀賞。
“我們的校園‘創意文化墻’,也叫‘走廊文化墻’,每個學期主辦兩期,全部由學生動手制作,所有的學生都要參與期中,每一個人都有作品,每期作品,都要進行統一評比打分。目的就是充分發揮孩子們的創新能力,挖掘他們的創新潛能!”該校校長談國慶告訴記者。
據悉,每當新一期創意文化要上墻前,各班級從方案征集、組織評選,到教師指導、反復修改;從準備顏料工具、細致分工策劃,每一個細節,都要考慮充分。當大家在自己班級走廊的粉白色的墻面上大顯身手時,一個個都積極主動,熱情似火,或勾邊、或填涂,或提水、或調色,即使揮汗如雨,每個人的臉上都掛滿了笑容,大家在個性創作中體驗生活與藝術的美好交融,在全心付出中收獲勞動的快樂。
從“青春有你”到“文明掛嘴邊”;從“擊掌為盟”到“衛生角”……全校10個班級,10面“創意文化墻”,就象10個多彩的陣地,每個陣地都有一個自己班級的響亮主題。
“每一道‘創意文化墻’的內容,都是各年級老師負責組織、撰寫、推薦的,而且校園‘創意文化墻’上采用的人物照片,全是本校的優秀學生和教師,這樣可以起到樹立典型,傳遞正能量的作用,而且‘接地氣’,讓孩子們有種特別的親近感。”該校副校長曹樹祥告訴記者。
記者還注意到,有聲有色的“創意文化墻”上,分別包含了體育、藝術、數學、科技、品德、語文、英語等各學科教研組的“板塊”,各組的概況、教師在教學上取得什么創新成果、獲獎成績等,也一目了然,讓大家都能受到鼓勵和鞭策。
“校園的‘創意文化墻’,整體上以藍、黃兩色為主色調,色彩明麗,很適合青少年的視覺特點,為老師和孩子們創造了一種新的環境氛圍,給原本讓人感覺比較沉悶的校園走廊,帶來了活躍和靈動。”該校工會主席曹祥淼笑著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