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燒毀的停車棚
本報昨日剛剛報道了贛州市為解決電動自行車充電安全隱患,將充電樁納入小區建設。當天凌晨,一幕電動自行車充電導致的悲劇上演——南昌市西湖區興城公寓一處私人搭建的停車棚發生火災,初步估計經濟損失達20萬元。這對該小區的居民和車棚管理者來說,實在有些難以接受。
80輛電動車付之一炬
位于會堂側路28號的興城公寓,是典型的8層小高層住宅小區,電線縱橫交錯。22日9時,記者進入小區前就聞到一股濃烈的燒焦味,1棟居民樓外墻被漆黑的飛灰包圍,未燃盡的遮雨棚暴露在外,被燒毀的電動車七零八落地倒在地面,大多數燒成鐵架。
記者看到,停車棚位于興城公寓1棟3單元北面一樓的儲藏間。小區居民認為,該處電動車停車棚屬私自拉電線的違建。
“我是第一個察覺發生火災的居民?!本幼⌒^1棟3單元的趙先生說,凌晨2時許聞到了一股刺鼻的燒焦味,往窗外一看,熊熊大火已經快竄到2樓。
趙先生當時急壞了,趕緊叫醒兒子兒媳,帶著孩子往樓下跑?!昂⒆觽兩踔炼紱]穿衣服就跑出去,嚇得大哭?!壁w先生說,濃煙嗆醒不少鄰居,大家手忙腳亂地呼救撥打“119”,有的甚至敲打臉盆大聲喊救命。
“早就提醒老張不能這樣私搭電動車棚,這個安全隱患誰也擔待不了。”該小區楊先生氣憤地說,小區物業本就劃定了電動車公共停車棚,由于周邊電動車停車需求,老張還是將安全意識拋在腦后,對大家的提醒置若罔聞。
如何賠償成難題
22日10時,在西湖區十字街派出所,記者見到楊先生所指的“老張”——63歲的余干人張米生。2007年,他租下興城公寓6個1樓儲藏間以及外面空地,搭起棚子用于對外提供電動車存放、充電,費用從每月30元至100元不等。
盡管有不少居民指責電動車充電存在安全隱患,但張米生干這一行已有近10年,并不在意?!懊總€月的存放費、充電費加起來不到6000元,但儲藏間租金就要2300元,加上電費等支出,一年的收入還不到2萬元?!睆埫咨f,自己身體不好打工沒人要,無非就是賺個吃飯錢。如今,面對一片黑黢黢的電動車鐵架,張米生只能吞下苦果。
22日下午,十字街辦事處發布火災情況報告,此次火災過火面積約100㎡左右,造成樓上住戶1棟3單元室外墻過火,家用電器均不同受損。現已完成登記受損電動車90輛,冰柜、冰箱14臺,空調外機8臺,初步估計經濟損失20萬元。
在此存放冰柜的市民朱先生無奈表示,張米生老人為人老實,肯定承擔不起損失??勺约?0多臺冰柜付之一炬,數萬元的損失找誰要?
電動車火災如何杜絕?
記者發現,近年來,南昌市各類由電動車引發的火災事故屢見不鮮。2013年,新建區長麥路215號一居民住宅樓一層樓梯間內電動車在充電過程中因線路故障引發火災,造成4人死亡、1人重傷。2016年3月1日凌晨,紅谷灘衛東花園小區1期一電動車車棚發生火災,棚內近300輛電動車、3輛小轎車和2輛電動三輪車被燒毀。
有居民表示,現在不少小區都有人私搭電線設置電動車停車棚,一旦發生火災事故,受損的人無從賠償。西湖區十字街街辦綜治辦相關負責人坦言,目前私人電動車棚沒有說歸哪個部門監管,審批就更無從說起,下一步,街辦會與派出所共同調查財產追責的問題,引導受災住戶走法律程序維護權利。
“紅谷灘消防大隊正在摸索建立電動車停集中存放點、利用一座一充、智能斷電、過熱保護等智能充電裝置技防手段提高電動車引發的火災防控能力。”南昌市紅谷灘消防大隊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南昌市紅谷灘新區的世紀中央城、鳳凰花園等小區正在進行整治試點工作,在提高技防能力的同時,督促小區物業應組成義務巡防隊,落實24小時巡邏制度。
南昌市法律人士表示,在通過技防、人防手段,加強防范電動車引發的火災的同時,電動車棚建設由誰監管、審批,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必須厘清職責。
(記者 劉 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