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99热这里只有精,在线网站av,一本大道在线一本久道视频,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污网站视频

報社公告: 江西德興招商引資實現首季開門紅【投票】2017.3.15.江西消費者滿意度調查候選醫院【投票】2017.3.15.江西讀者滿意度調查候選學校2017.3.15.江西讀者滿意度調查候選學校公示2017.3.15.江西讀者滿意度調查候選醫院公示市場信息報社工作證件申領登記表
當前位置首頁教育培訓
千余戶農民工七成是陪讀 探訪南昌“陪讀村”
來源:中國江西網 作者:熊春瑜 時間:2017-02-28 
開學了,南昌很多重點中小學附近又現“陪讀熱”——不少家長開始在孩子學校附近租房或置房陪讀,并且這種現象愈演愈烈,有些農村父母為了“陪讀”甚至放棄農活,舉家前往大城市。

調查

文教路永溪村七成以上農民工是“陪讀”

    在南昌市文教路永溪村住著一群特殊的人群,1000多戶從廣豐縣吳村、排山村來南昌的農民工里,七成以上是為了給孩子當“陪讀”。永溪村離陽明學校僅隔一條馬路,并且政府也給了政策,這所學校可以接收農民工子女就讀,因此永溪村周圍為數不多的民房如今變得炙手可熱,多數租給了這些農民工成為陪讀房。

    近日,記者來到這里時,臨近中午放學時間,一間間低矮簡陋的民房外裊裊炊煙,空氣中彌漫著飯菜的香味,那是陪讀家長們正在為孩子準備午餐。

    李溪今年41歲,是三個孩子的媽媽。她的兩個女兒已上大學,小兒子在陽明學校讀初二。她告訴記者,為了給孩子陪讀,她和愛人十幾年前就到南昌來打工,愛人沒什么文化,憑著一身力氣做臨時工,幫人挖下水道、裝修打墻等;她在物業公司做做清潔工,閑暇時間兼職做家政。記者走進李溪一家人住的地方,只見十幾平方米的低矮平房被隔成兩間房和一個廚房、衛生間,里面一間擺放著兩張床鋪,外面一間房放置著電飯煲、液化氣灶、衣物等簡單生活用品,房間內陰暗潮濕,斑駁的墻壁上拉扯著電線。

    “這里離學校最近,每個月800元房租,從大女兒讀小學三年級開始,我們一家五口就住這里;夫妻倆忙的時候每人每天可以賺200多元,沒事做的時候一分錢都沒有。”李溪無奈地告訴記者,“我們都沒有什么文化,就希望孩子們能有出息,等三個孩子都考上大學了,我們夫妻倆就回鄉下養老,現在為了孩子,再苦也值得。”

家長

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陪伴

    雷女士在家鄉從事醫護工作,兒子在南昌一所重點中學讀高二,成績很不錯。雷女士告訴記者,兒子從小是自己一手帶大,初中從上饒考到南昌的重點中學,為了陪伴孩子,她放棄了自己的工作,陪孩子到南昌讀書。“這所重點中學為了讓我安心在這里陪孩子讀書,讓我在學校兼職做校醫,還給我安排了住處,這樣我和孩子都能安心工作學習了!”雷女士坦言,“孩子還小,讀書壓力也很大,我們做父母的,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陪伴,等他上大學就好了。”

    跟雷女士兒子同班的陳小強(化名),初一就從縣城來南昌讀書,因縣城讀書氛圍不好,整個縣城高考的成績很不理想。陳小強父母堅決要把孩子送到南昌來讀書,由小強媽媽周女士全職陪讀。周女士告訴記者,她原來在縣城開了一家雜貨店,一年有七八萬元收入,孩子到南昌讀書后就轉讓了。目前,她和孩子在學校旁邊租了套兩室兩廳的房子,月租1500元,這樣算下來,一年家里要損失十來萬。唯一讓周女士感到欣慰的是兒子成績還可以,有希望考上一所好大學。

    當記者問到平時除了照顧小孩還工作嗎?周女士告訴記者,她身邊有二十幾個陪讀媽媽,都是從縣城來南昌的,每天的工作就是買菜、洗衣服、做三餐飯,并且這些孩子現在都讀高中,晚上還要晚自習,為了保證孩子的起居,這些媽媽們都沒時間去工作。

學校

家長陪讀有利于家校互動

    “我認為之所以現在‘陪讀熱’,根本原因是經濟的好轉,陪讀家長收入的提高,畢竟有錢才能陪得起。”南昌市東湖區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校長分析說,但陪讀無疑會增加整個家庭的經濟負擔。

    記者了解到,在當地陪讀的家長基本是兩類,一是孩子的母親,另一類是留守老人;他們沒有務工機會、陪讀生活枯燥單調,這是當地陪讀家長所共同面臨的窘境。

    這位校長告訴記者,他們學校60%以上的學生是農民工子女。有些因為村里的教學點合并了,上學要去十幾公里的村完小;有些農村學校一個老師要教三個年級的不同課程,根本談不上教學質量,這些孩子自然就跟隨父母進城入學了,父母也理所當然地當起了陪讀。

    另一所重點中學的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學校是重點中學,來他們學校讀書的基本上家里都只有一個孩子,他們在南昌一年的花銷大概要三四萬元,這些家庭都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夫妻倆犧牲一個人出來陪讀覺得還是能承受住壓力。這位負責人也坦言,十多歲的孩子正處在青春期,外面的誘惑太多,家長在身邊陪讀有利于家校互動,及時發現問題,幫助孩子渡過學習的關鍵時刻。

專家

陪讀會阻礙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華東交通大學教授舒曼告訴記者,家長陪讀是現代教育功利化的產物,很大程度上,弊大于利。父母對獨生子女的期望是把教育放第一位的,孩子的學習成績已經成為一個家庭的重中之重,陪讀也就成為部分家長的生活核心。而現在的獨生子女們普遍存在自理能力差的特點,家長擔心這擔心那,于是選擇陪在孩子身邊,除了照顧孩子的飲食起居,也監督著孩子完成學業。

    舒曼認為,家長陪讀不一定適合每一個孩子,孩子的成長過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父母陪讀可能會阻礙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解決問題的能力,父母的高期待會造成過分焦慮,讓孩子無形中有壓力,而這個壓力是負面的,久而久之壓力過大無法排解而產生厭學心理。舒曼建議,父母要有一個好的心態,要給孩子做個榜樣,即使是陪讀,也要讓孩子學會如何獨立、如何更加健康成長。(記者熊春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