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信息報訊(通訊員 陳 娜)4月12日一上午,瑞昌市人民法院一個速裁團隊“老中青”三代法官同時發力,進行多元調解,成功化解三起民事糾紛,充分踐行了“我為群眾辦實事”的理念。
青年法官巧用在線調解
原告瑞昌某公司訴被告楊某退還貨款糾紛一案,被告楊某電話不通,承辦法官通過微信聯系上楊某,了解到楊某現在外地。一開始,楊某因與原告關系太僵,對法官的調解工作很是抵觸。在了解到楊某不是故意不退還貨款,而是一名90后自主創業者由于經營不善而陷入困境,作為一名85后的青年法官,對年輕人創業艱難也深有感觸,很是同情楊某遭遇。承辦法官寬慰并勉勵楊某不要氣餒,并再向他解釋調解的優勢。聽了同為同齡人的法官一席話,楊某感受到了法官的溫度,明顯情緒緩和了,愿意調解。最后,考慮到楊某目前人在外地,承辦法官人性化地巧用在線調解,讓其在線簽訂調解協議,避免當事人來回跑,也節約了訴訟成本。
老法官活用合力調解
原告柯某訴被告方某償還借款本息糾紛一案,被告方某一直拒接電話,不僅調解陷入無法啟動的狀態,也使得法律文書送達不到。主持該案調解的是一位曾多年從事民事審判工作,有著豐富調解經驗的老法官,他活用合力調解,充分利用村干部的“熟人”優勢,找到其戶籍地的村干部,向村干部打聽被告方某的現狀。同時,調解法官讓村干部在了解起訴事實和理由后,第一時間同被告方某的父親取得聯系,讓其做兒子工作。最終,調解法官聯系上被告方某,在了解到被告方某因與原告柯某鬧不愉快而導致該筆借款未能及時償還后,一方面耐心細致地向其釋明相關法律關系及后果,另一方面循循善誘地開導被告方某,打開其心結。最終,雙方誤會得到化解,原告同意放棄利息訴請,被告方某當庭償還1萬元,兩人就借款本金達成了還款協議。
調解員善用智慧調解
原告余某訴被告曹某離婚糾紛一案,余某(女)因曹某(男)對自己冷淡,近三年兩人更是一直“分居”,起訴至法院要求與曹某離婚,請求法院判令兩孩子的撫養權給自己,并依法分割夫妻財產。負責該案調解的是退休返聘的調解員,不僅有著豐富的民事審判經驗,也很有生活智慧。一開始,原、被告劍拔弩張,互相指責、怨懟,氣氛相當緊張,雙方親屬也是在旁情緒激動。調解員看到此情形,明白由此下去,親屬的“煽風點火”會更加激化矛盾。調解員先是“請”雙方親屬退出調解現場,然后穩定原、被告情緒,再將心比心地闡述生活及維持家計的艱辛,讓雙方意識到女方上班又帶娃的不易、男方在外獨自打拼的辛酸。雖然雙方當事人一時之間難以接受原諒彼此,但本著為了兩個孩子今后健康成長的宗旨,讓雙方放下成見,坐下來憑心談一談如何“好聚好散”。最終,雙方調解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