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條航線總長約7000千米
2月28日下午,記者跟隨省航空護林局工作人員,在昌北國際機場登上M-26直升機,開始了空中巡護工作。飛機在300米至1800米的空中向九江方向飛行,沿途主要偵察廬山、瑞昌、武寧、九嶺山自然保護區等地的森林火情。一路飛,一路看,幾位觀察員分坐兩邊緊盯地面——廣袤大地上,莽莽蒼蒼、綠海如畫。令人高興的是,這次耗時1小時51分鐘的空中巡護,沿途未發現火情。
“我們不僅進行火情偵察、空中滅火、火場信息傳輸,還開展空中巡護、空投空運、緊急救援、防火宣傳等森林航空消防任務。”省航空護林局副局長劉春榮介紹,我省森林航空消防共有10條固定航線,航線總長約7000千米。9年來,共安排飛機巡護411架次,飛行924小時49分,發現火情86起,為及時處置森林火災贏得了寶貴時間。
不可替代的空中優勢
目前,省航空護林局執行森林航空消防任務的主要有4架飛機,分別是M-26直升機、運-12飛機、M-171直升機、K-32直升機。
“這些飛機是按照相關辦法租用的,依托昌北國際機場和贛州機場,開展空中巡護、吊桶滅火和人工增雨作業。”省航空護林局護林科科長張桂林告訴記者,M-26直升機外掛吊桶最大載水量15噸,滅火或增雨時,每桶水可覆蓋320米長、60米寬的區域,猶如下場帶加速度的暴雨。9年來,該局已直接滅火63次,增雨86億噸,出色完成了2008年井岡山“12·20”、2013年武寧“8·18”等重大火災撲救任務,在森林防火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航空救火有著不可替代的空中優勢。”省防火辦負責人裴建元介紹。一場大火,地面救護隊進山要兩個多小時,而直升機靈活機動,10多分鐘就可開始滅火。尤其對道路通行條件差、地形復雜、山勢陡峭、地面人員無法到達的區域,森林航空消防能及時到達,“打早、打小、打了”,最大限度地減少森林火災造成的損失。
“我參加過最大一次空中滅火是2011年,離昌北國際機場七八公里的山洼處,一片森林燃起了熊熊大火。當時,我駕駛的就是M-26直升機,吊桶往返水庫取水,來回40桶水,5分鐘一桶,花費3個多小時成功滅火,保住了大面積森林不受災害。”駕駛員呂冀回憶說。
裴建元介紹,目前,我省正在全力以赴打造全國一流的航空護林團隊,已培養飛行觀察員8名,調度員3名;省財政安排配套資金6311萬元,確保飛得起、飛得順。(本報記者 劉芝毅)